彈指一揮間,股災已過去三年時間了。2015年6月底上證收於2900點左右,現在基本上也是在這個點位。三年間上證指數漲幅歸零,原地踏步。我(二鳥說)給大家統計了最近這三年公募基金的漲跌幅的排行榜。真可謂是有人上天堂,有人下地獄。

這是近三年漲幅榜的前15名。漲幅最高的招商中證白酒指數漲幅高達108.57%。

這是三年跌幅榜的前10名,跌幅最大的工銀中證傳媒指數跌幅接近70%。

跌幅榜都不用多看,光看名字就知道是重倉中小創的。最典型的是代表中小創的中證1000指數,近三年跌幅超過60%。重倉中小創的基金好不了。

漲幅榜倒是值得認真研究一下。三年的時間不長也不短,應該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漲幅榜的這15只基金,大致可以分爲三類。

第一類是東方紅派。包括東方紅睿陽、睿豐、睿元、東方紅中國優勢,外加一個與東方紅風格比較接近的長安鑫利,共5只基金。這五個基金都是堅持價值投資,全市場擇股,長期持有。

第二類是消費派。包括招商中證白酒、易方達消費、國泰食品飲料這三個大消費行業的指數/主題基金。另外易方達中小盤、銀華富裕主要也是重倉大消費板塊。

第三類是海外科技派。包括四個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以及交銀中證海外互聯。納斯達克指數是美國科技股的傑出代表,中證海外互聯則是我國在海外上市的優秀互聯網企業。

東方紅的基金我長期推薦,以前寫過很多文章,就不再贅述了。這裏大家要注意一下消費和科技行業爲什麼有這麼多基金上榜。一般認爲,大消費和科技這兩個行業是產生長線大牛股的溫牀。絕大多數長線牛股都是出自這兩個板塊。消費行業的衣食住行,代表了人類生存的需要;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代表了人類發展的需要。生存和發展是人類的基本權利,也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因此,這兩個板塊所在的上市公司很容易跑出大牛股。

非常遺憾的是,“科技派”前面我加了“海外”兩個字。在A股上市公司裏面,說句實話,像模像樣科技公司真的找不出幾個。好不容易出了幾個像騰訊和阿里這樣的巨人,還都是在外邊上市。爲什麼我們不能像美國那樣搞出一大批偉大的科技公司,這不是一句話說的清楚的,以後有時間再專文探討。

上面這兩個表,也很容易引出指數化投資和主動管理型基金投資孰優孰劣這個話題。這個話題已經爭論了很多年了。對於指數基金,其兩大特點是被動管理和工具屬性,最大的優勢是費率低廉。我上個月參加天弘基金組織的指數化投資高峯論壇,與會的中外專家也都持這樣的觀點。如果你只看上面的表,數有幾個指數基金有幾個主動管理型基金,從而得出孰優孰劣的結論的話,這是非常膚淺的。指數基金好比是一把刀,看你會不會耍。刀是好刀,但要給會耍刀的人才能舞得起來。不會耍的人,拿了把好刀也是一堆廢鐵。

相比而言,在像美國這種成熟市場,做指數化投資非常容易,撒子都能賺錢。而在像中國這種新興加轉軌的市場,指數波動巨大,做指數化投資比美國要難得多。我時常也在想,我們的指數啥時也能畫出像納斯達克那樣的曲線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