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張鷺的禁賽處罰似乎並未引發大的爭議,但稍早前足協紀律委員會開出的一張罰單,卻引發了不小的質疑。日前,中國足協發佈對張鷺醉駕的處罰公告,取消徵招張鷺進入國家隊12個月,並禁賽12個月,禁賽期從2019年9月26日至2020年9月25日。

日前,中國足協發佈對張鷺醉駕的處罰公告,取消徵招張鷺進入國家隊12個月,並禁賽12個月,禁賽期從2019年9月26日至2020年9月25日。作爲2019年來國內足壇最大的醜聞,張鷺被施以禁賽一年的處罰並不令人意外。


對於張鷺的禁賽處罰似乎並未引發大的爭議,但稍早前足協紀律委員會開出的一張罰單,卻引發了不小的質疑。9月20日,足協宣佈取消郭田雨徵調進入各級國家隊資格6個月的同時,還禁止其參加足協舉辦的比賽6個月,這意味着在2020年3月19日之前,郭田雨基本上將無緣參加任何賽事。

與張鷺醉駕被刑拘的事件不同,武漢卓爾足球俱樂部的國奧小將郭田雨被罰,是因爲國奧在黃石打熱身賽時,他在看臺上玩手機遊戲。在被足協官員提醒之後,郭開了一個不恰當的玩笑,最終引發事件升級。與之類似的,還有去年在U19國家隊集訓期間,上海綠地申花小將周俊辰因爲態度消極散漫、無視教練要求,並在賽後擅自外出組織聚餐,被中國足協禁賽一年。

郭田雨和周俊辰都是國奧或國青的國字號隊員,他們違紀的地方都是在國家隊。然而,從處罰內容來看,兩人都遭遇了“全面禁賽”——既不能被國字號球隊徵召,也不能替俱樂部出戰。中國足球管理方式的改革,其重心就在於政府-足協-俱樂部的管辦分離,政府的歸政府,足協的歸足協,俱樂部的歸俱樂部。如果將足協層面的處罰延伸到俱樂部層面,那就需要非常詳細的說明。但實際情況卻是,足協很自然地開出了罰單,卻並未考慮俱樂部的態度。

當然,足協的處罰決定引發爭議並非最近纔有。在此之前,足協的多次決定都引發過討論。例如2017年3月24日,中國足協官方宣佈,上海申花球員秦升由於在中超與權健的比賽中惡意踩踏對方球員,被足協禁賽6個月,罰款人民幣12萬元。秦升的動作固然粗暴,但是,足球場上惡意飛鏟的做法不過禁賽3到5場,一次惡意踩踏就要付出禁賽半年、罰款12萬的代價,幾乎稱得上是全球最嚴厲的處罰。

事實上,從足球發達國家的聯賽來看,足協對於場外行爲的處罰非常謹慎。例如在酒駕問題上,英國足球總會就不會輕易對球員進行處罰,這並不代表英足總沒有關注到此事,或者故意放縱球員的行爲,而在於球員受到了法律的處罰,球員的比賽機會、身價和收入已經有了影響。如果你不夠自律,那麼你就很可能打不上比賽,身價下滑,收入降低,懲罰雖然遲到,但一定會到。

相比之下,東亞的足協對球員的紀律性要求更高,處罰也更加直接、及時。這種監督、處罰風格上變化不是決定足球成績最重要的因素,但不管是哪一種風格,都必須保持內在的一致性。如果處罰的標準得不到統一,球員們就會產生怨言,信心就會受到打擊——儘管許多球員並不會公開表達內心的不滿。

就在張鷺收到足協罰單之後,中國國家隊領隊劉殿秋髮了一篇長文向球迷致歉。劉殿秋表示是自己沒有讓張鷺真正懂得什麼是健康、乾淨、陽光的生活,沒有讓張鷺真正理解家庭責任和國家責任的內涵,沒有讓張鷺明白怎樣成爲“青年的榜樣”。劉殿秋的致歉文情感充沛、發自肺腑,但內容卻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張鷺作爲一個32歲的職業足球運動員,他必須爲自己的行爲負責。國家隊領隊可以遺憾,但毫無自責之必要。

劉殿秋之所以出面致歉,與張鷺給國家隊形象抹黑不無關係,他需要出面修復國家隊的形象。但要明確的一點是,只要國家隊發揚拼搏精神,打好每一場比賽,張鷺醉駕的事件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相反,來自足協官員情緒化的表述,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足協處罰球員時的標準不統一。很顯然,在衝擊2022年世界盃的路上,足協必須保持淡定,球迷可以感性,足協必須理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