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類當前的眼光看,整個太陽系只有地球適合生存,其他行星,包括包夾着我們的鄰居火星、金星,其環境都極其不友好,不用說人類,即便是其他形式的生命也很難在上面生存。

依據費米悖論,我們是孤獨的,我們都住在了宇宙中獨一無二具有生命氣質的星球上,太陽系中就是從來就沒有過宜居的行星,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一些小道消息,前蘇聯、美國發往金星的探測器在上面發現了類似金字塔的建築,但並未見諸於官方通報,大家姑妄聽之,因爲在這種玄虛後面又更大的發現。

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射的探測器發回的照片顯示金星上有大量城墟。經分析,金星上共有城墟兩萬座,這些城墟建築呈“三角錐”形金字塔狀。每座城市實際上只是一座巨型金字塔;這兩萬座巨型金字塔擺成一個很大的馬車輪形狀,其圓心處爲大城市,呈輻射狀的大道連着周圍的小城市。 研究者認爲,這些金字塔式的城市可以有效地避免白天的高溫、夜晚的嚴寒以及狂風暴雨。 前蘇聯科學家尼古拉·裏賓契訶夫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科學研討會上首次披露了在金星上發現城墟的消息。1989年1月,蘇聯發射了一枚探測器。該探測器帶有能穿透濃密大氣的雷達掃描裝備,也發現了金星有兩萬座城墟這一重大祕密。 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還不敢斷定這就是城墟,認爲可能是探測器出了問題,也可能是大氣層干擾造成的海市蜃樓的幻象。但經過深入研究,人們確信這些是城市的遺蹟,並推測是智能生物留下來的。不過,這些智能生物早已絕跡了。

1988年,前蘇聯宇宙物理學家阿列克塞·普斯卡夫則宣佈:金星上也存在“人面石”,這一點與火星一樣。聯繫到金星上發現的作爲警告標誌的垂淚的巨型人面建築——“人面石”,科學家推測,金星與火星是一對難兄難弟,都經歷過文明毀滅的悲慘命運。科學家還說,800萬年的金星經歷過地球現今的演化階段,應該有智能生物的存在。後來,金星中的大氣成分中二氧化碳越來越多,以至於溫室效應越來越強烈,進而使得水蒸氣散失,也最終使得金星的環境不再適合生物的生存。 迄今爲止,人們在月球、金星、火星上都找到了文明活動的遺蹟和疑蹤,甚至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的表面也有一些斷壁殘垣被發現。

說句實話,目前散佈在網絡間被津津樂道的金星金字塔照片在我看來,不過是一些高聳的岩石峭壁,不太明白爲什麼會被認定爲“城市廢墟”,也許是爲了轟動效應吧,但是十幾年後,當前的一些科研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跡象。

近日,NASA科學家在月亮與水星(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上都發現了大量的水冰,這對於以往認識是一個顛覆,人們大多認爲之所以其他行星上沒有生命,就是因爲缺少生命之源——水,但現在的研究表明水在地球周圍的行星上並不是什麼稀缺物。

而具體到地球的兩顆姊妹星——金星和火星來說,那就不是水的問題了。

其實早在1978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先驅者”號金星探測器就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這顆行星表面可能曾有過淺海。

據美國太空網23日報道,在近期的新研究中,NASA研究人員進行了5種模擬,顯示了不同的水覆蓋水平。歐洲行星協會的聲明稱,所有5次模擬都表明,在大約30億年間裏,金星上的溫度一直介於20℃—50℃之間。結論是,在20億—30億年間,金星可能擁有一個完美的宜居環境,生命或有足夠的時間在此繁衍生息,但距今7億年前劇烈的氣候變化,使金星大氣層變得異常稠密和炎熱,也使其從一個宜居星球變成一個寸草不生的煉獄。

而火星的探測也早已經證明,就在距今38億年—35億年前,火星更像是現在的地球,是一個溫暖潮溼,具有海洋和大氣的藍色宜居星球,距今四億年前才完全墮落成現在這個鬼樣子。而彼時地球剛剛誕生不久,是名副其實的人間煉獄,高溫高壓,深海中不斷噴發出岩漿,水與火交融所釋放出的毒氣遮天蔽日。

曾經的火星

早期的地球

這就很值得玩味了,火星、金星的宜居時間與地球生命的產生時間出現了一個較大的接續面,也就是說,在兩個星球很快要滅亡前的一兩億年左右,地球的生命纔開始從最低等的生命轉向較爲複雜的生命,這反而讓前蘇聯科學家的話有了幾分可信度。

這意味着太陽系早期至少有三顆宜居星球,甚至連地球的衛星月球上都有水,那麼在火星、金星上都發生了什麼,這與地球生命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不由的令人浮想聯翩。

也許,地球從來就不是太陽系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恰恰相反,它纔是被改造的產物。地球不是太陽系文明的起點,而是其終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