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SMILE

生活不像想象得那麼好

生活不像想象得那麼糟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上山下,江邊山頂,一條步道就可串通。4月3日,記者從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瞭解到,3-5年內,我市將建17條山城步道,總長度約353公里。其中,街巷步道11條,濱江步道3條,山林步道3條。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南濱路濱江步道龍門浩段景色吸引了衆多遊客。重慶日報特約攝影 鍾志兵

規劃了60條步道 長1207公里

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羅江帆介紹,我市依據組團功能、人口分佈,銜接現有規劃步行系統方案,串聯自然人文資源,形成以渝中區人文中心爲核心,“兩江四岸”、中梁山、銅鑼山爲主要軸線,延伸至城市腹地的山城步道系統,共60條,總長度約1207公里。

“具備景觀、文化、民宿等功能,在形態上分爲環形、線形、樹枝形。”羅江帆介紹,街巷步道以日常出行、便民交往功能爲主,共31條,約467公里,主要佈局在人口密度大、建設強度高、地形高差大、路網密度不足、公交接駁不便的舊城地段;濱江步道以親水觀景、健身遊憩功能爲主,共20條,約466公里,主要佈局在“兩江四岸”濱江區域以及城市內部次級河流沿線;山林步道以休閒健身、生態遊憩功能爲主,共9條,約274公里,主要佈局在中梁山、銅鑼山、縉雲山等區域。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盤繞在虎頭巖山脊的半山崖線步道上,不少鍛鍊的市民由此經過。華龍網首席記者 劉嵩 實習生 藍天 攝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市民行走在“山城第三步道”上。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80%的步道將利用現有設施

規劃的60條步道80%將利用現有的設施,“把現有的步道串起來,打通斷頭步道,再統一建設標準,比如路建平、防滑,加裝扶手、欄杆等設施。”羅江帆說,在他們的調研中,市民反映最多的是,“標識標牌要建好,第二就是廁所。”這些都在逐步完善,而這些步道將逐步串聯成網。

近期規劃的17條步道>>

渝中區:環城牆步道(14.6公里)、西南大區步道(7.8公里)

南岸區:南濱步道(17公里)、南山步道(75公里)

九龍坡區:黃桷坪步道(4.5公里)

大渡口區:重鋼步道(22公里)

沙坪壩區:沙磁步道(16.6公里)、歌樂山步道(30.5公里)

江北區:鴻恩步道(12.2公里)、江北城步道(10.2公里)

兩江新區:禮嘉步道(15.5公里)

巴南區:花溪步道(20公里)

北碚區:縉雲山步道(25公里)、北塘峽江步道(26.4公里)

串聯江北區和渝北區:盤溪河步道(15.9公里)

串聯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兩江三橋步道(10.8公里)

串聯渝中區和沙坪壩區:半山崖線步道(28.7公里)

在總體規劃中,除了近期要建設的17條步道,還規劃了:

街巷步道:北碚老城步道5.1公里、兩路老街步道11.2公里、悅來步道15.2公里、井雙步道12公里、沙坪壩步道15.9公里、觀音橋步道11.6公里、溉瀾溪步道6.8公里、南坪中心步道6.5公里、華巖步道13.4公里、楊家坪步道19.7公里、龍洲灣步道14.1公里、大學城步道35公里、龍興步道27.8公里、石馬河步道7.3公里、大竹林步道10.7公里、唐家沱步道10.5公里、南坪半島步道13.8公里、釣魚嘴步道12公里、環山步道20.8公里、石子山步道4.5公里等;

濱江步道:金海灣步道34.4公里、蔡家濱江步道22.1公里、井雙濱江步道11.6公里、石馬河濱江步道4.8公里、唐家沱濱江步道6.7公里、彈廣濱江步道5.1公里、廣陽島步道26公里、銅鑼灣步道11.7公里、廣陽灣步道21公里、五寶濱江步道28.6公里、木洞濱江步道18公里、貓兒峽步道20.7公里、肖家河步道13.1公里、清水溪步道9.1公里、苦竹溪步道15公里、跳蹬河步道37.5公里、竹溪河步道37.4公里等。

山林步道:中梁山步道22.8公里、銅鑼峽步道35.9公里、建文古道17公里、虎峯山步道17.9公里、照母山步道26.6公里、火風山步道23.1公里。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三月三日,不少外地遊客在第三步道“打卡”。當日,我市主城春光明媚,大量市民外出踏青賞花。重慶日報記者/崔力 攝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兩名女遊客在“山城第三步道”上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山城步道走着走着 你就走進了歷史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渝中區 張家花園。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渝中區觀音巖附近的山城步道。上游新聞記者/甘俠義 攝

山水是重慶的顏值,人文是重慶的氣質。這座具有獨特氣質的城市,有一種特殊的交通、文化符號——步道。在這一條條的步道間行走,不經意間,你就走進了歷史。

環城牆步道,以尋訪重慶古城遺址爲主題,全長約14.6公里,“一環六支”,依託古城牆環線,串聯山城巷、十八梯、白象街、湖廣會館、信義街、洪崖洞6條支線。沿線主要串聯城牆、長江索道、法國領事館等36處文保單位,十八梯、湖廣會館等6處傳統風貌區及歷史文化街區,包括金碧流香、洪崖滴翠2處古巴渝十二景。

一環即爲城牆環線,其主題規劃爲尋訪母城城牆遺址,長約7.2公里,步行需要兩小時左右。

六支則包括:2.3公里的山城巷,這也被譽爲母城之巔、天上的街市;1.1公里的十八梯,其主題爲山城剪影、濃縮的山城歷史;1.6公里的白象街,是主城最早的開埠通商地;0.6公里的湖廣會館,是開放堅毅、移民文化的發源地;0.7公里的信義街,是抗戰時的金融街;1.1公里的洪崖洞,是著名打卡地、崖壁上的吊腳樓。

起於渝中區人民法院,止於通遠門城牆的山城巷步道,是環城牆步道的六條支線之一,其上下高差約120米(打槍壩水塔-南紀門第三步道入口)。“主要由山城巷、城牆崖壁棧道、馬蹄街三條縱向步道組成。”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文化風貌處處長秦海田介紹。

山城巷原名天燈巷,相傳以前傳教士在此立杆點燈爲路人照明,從遠處望去燈火點點,郭沫若以此爲題創作了著名的“天上的街市”,沿線串聯厚廬、法國仁愛堂、體心堂、唐式遵公館等歷史建築;而城牆崖壁棧道是我市第一條建於古城牆沿線的城市懸空風景道,正好在長江大橋北橋頭,視野非常開闊;馬蹄街則是富有生活氣息的便民道。

“規劃加強了三條步道間的內外聯繫,強化了與七星崗軌道站的交通接駁,新增了打槍壩水塔城市陽臺及金湯廣場景觀眺望點,佈局觀江民宿、特色街店及旅遊服務設施。”秦海田說。

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未來3-5年重慶將再添17條步道,快看你家周圍有沒有

編輯/黎雨寒

來源/上游新聞

圖/網絡

往期精彩回顧

“日本人爲啥沒燒故宮?”演員趙立新爲錯誤言論道歉

“去戰鬥了!”大火中遇難英雄的遺願:給父母買房、想讀大學,還沒來得及去表白…

痛悼!30名涼山森林火災犧牲人員名單公佈,兩名重慶籍消防員在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