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2回

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寥解膝下荒凉之叹。

黛玉出生钟鼎诗礼之家,可是他们家人口单薄。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身体健壮、结婚早的,到了35岁,说不定都可以做爷爷奶奶了,按照封建礼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做父母的哪个不想把自己的香火延续下去?!家里人口越少,是不是越着急着娶媳妇?好早一点抱上孙子!林家沐皇恩四代列侯,家里人应该比较平顺,所以说林如海不会晚婚晚育,可是林黛玉是他爸三十五岁的时候才出生、林如海虽有妻有妾,却孩子少,而且黛玉和死去的弟弟身体也不好,所以可以猜测:用现在的话来说,林家基因有问题,林如海聪明但身体比较虚弱,先天性的身体比较虚;林黛玉外婆家,总体看不出基因有啥问题,贾府里林黛玉血脉相关的男女老少除了贾珠不知道什么原因早死之外,其他都看不出身体上的毛病,但是,后来林如海、贾敏都是相对死得早的、所以我猜林家的日常生活应该是很压抑的、缺少欢乐氛围的,不然林黛玉的个性怎么这种争强好胜、又相对尖刻、爱生闷气、孤僻不爱搭理人呢?!为什么家庭气氛会压抑、有可能是林如海的妈妈参合在他们夫妻生活中、过分干预小夫妻的生活。那么万一林如海的双亲也是早点过世的呢,那么就是林如海妻妾之间有争斗、而且很厉害、林如海个性有问题了。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贾雨村)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

黛玉母亲过世的时候,她还很小,做父亲的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温情,书上说父母对黛玉她爱如珍宝,那么是不是真的心疼她?同样家里只有一女的甄士隐家,甄士隐可是把英莲捧在手心、有人逗玩的,而林黛玉呢?父母对她“读书、假充养子之意,寥解膝下荒凉。”甄士隐夫妇是恬淡、与世无争的,而林如海夫妇不是,黛玉除了读书写字还有什么?!她最缺的是爱。

一个小女孩,聪明敏感又失去了母亲,她最需要什么?难道大人不应该多陪陪她、打开她的心结、体贴她抚平她内心的创伤吗?林如海不是还有几房小妾吗?里面难道没有温柔善良可怜小黛玉的?所以,有可能林如海家庭日常生活不太平不快乐!

第3回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林如海替贾雨村考虑得多周到!可见平时他工作时的缜密。但是,那么小的女儿他一推了之,推她外婆那里去!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他没考虑过史老太君年纪也已经不小了?!那一大堆的亲戚对黛玉来讲几乎都是陌生人!她几乎是作为孤女去投奔外婆家的,那里是个大家族,家族越大事情越多相处越复杂,他一点都没有感觉的!也许他自己没有在大家族中相处生活的经历,所以他不懂怎么做父亲?!

综上所述,感觉林黛玉一家真的很惨!日常生活虽平常,记得要快乐哦。每个人要尽可能做好自己的角色上应尽的义务责任。

不知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欢迎点评和关注,谢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