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驕傲丨杭州史上投資最多、規模最大!昨天仁和這個項目開工!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

把糧庫牢牢建在自己家裏。

糧食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在省市有關部門和餘杭區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昨天下午,杭州歷史上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糧食倉儲項目——杭州市仁和糧食儲備庫在仁和街道新橋村開工了。

糧食儲備總倉容量35萬噸,

植物油儲備倉容量1萬噸,

大米日加工能力300噸,

杭州市仁和糧食儲備庫就將在這裏亮相!

作爲杭州歷史上投資最多、

建設規模最大的糧庫,

仁和項目將在提升杭州糧食倉儲能力

確保全市糧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杭州市仁和糧食儲備庫

地理位置:餘杭區仁和街道新橋村仁和港碼頭,東至京杭運河,南鄰油庫,西至東姚線。

主要建設內容:糧(油)倉儲設施、大米生產加工線及其他配套附屬後勤管理設施用房,並對原港口碼頭進行提升完善。

項目計劃:糧食儲備總倉容量35萬噸,植物油儲備倉容量1萬噸,大米日加工能力300噸,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預計2022年建成投用。

民以食爲天,

保障糧食安全

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給這樣的好項目點ZAN ! 

延伸閱讀

餘杭自古以來對糧食儲藏相當重視,糧食倉儲建設得以長足發展。

早在良渚文化時期出現的幹欄式房屋建築(即在地上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然後在板面上建房),學者認爲這既是餘杭先民的居室,也是儲藏稻穀的倉庫,是史前社會長江下游地區一種別具特色的“糧倉模式”。

倉前街道原有一座全國聞名的“四無糧倉”,但因城市建設需要,這一2萬噸級的中心糧庫在2010年拆除。目前,餘杭有良渚、瓶窯、徑山三個現代化中心糧庫。2007年,爲保存原“四無糧倉”舊址,餘杭在倉前籌建了四無糧倉陳列館,2009年7月8日開館,餘杭糧食倉儲發展脈絡得以展現。如今,仁和的項目將續寫餘杭天下糧倉的歷史。

往期閱讀:

新變丨央視採訪,一衆央媒和省市媒體點贊,餘杭憑什麼?

電視劇《在遠方》在餘杭開機!劉燁、馬伊琍……衆星雲集!

幫你算賬!個稅抵扣細則來了,餘杭人每月可少繳好幾千!

內容支持/杭州網、杭州新聞聯播

記者/齊航

編輯/一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