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處直(862-923年),字允明,京兆萬年人,興元節度使王寮之子,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之弟,義武軍節度使王郜的叔父,五代十國初期北平國統治者。公元900年,王處直繼任義武軍節度使,從而成爲唐朝末期北方的一個割據者。909年,後梁朱溫封王處直爲北平王,建立北平國。921年,其養子王都發動兵變,囚禁王處直,923年,王處直憂憤而死。王處直死後,王都爲了心中的不安贖罪,決定爲義父舉行隆重的葬禮,請了當時最好的工匠來修建豪華的墓室,於924年葬於曲陽敦信鄉仰盤山,現曲陽靈山縣墳山。然而,這座堪稱藝術寶庫的墓葬沒能躲過被盜掘的厄運。

在800年前的金代,盜墓者打洞進入後室,盜走了後室的隨葬品,因建墓之初,爲防止盜掘,建墓者在前後兩室之間用石磚進行過封堵且進行了僞裝,此次盜陵時盜賊並未進入前室,前室文物免遭一劫。

到了1994年春天,陝西省西安、咸陽來的一批犯罪分子攜帶炸藥來到曲陽墳山,運用挖豎井和爆破手段打開了王處直墓盜走部分石刻及隨葬品。1994年6月20日接到當地羣衆報案,河北省文物局決定對該墓進行搶救性清理。其中墓中原有石刻浮雕18件(武士像2塊,十二生肖12塊,樂伎2塊,未知2塊猜測可能是文官或者侍者),被盜走10件。樂伎2塊因爲在後室所以未被盜走,十二生肖留在壁龕中爲,鼠,龍,馬,雞(現在河北省博物館展出),墓外草叢中後又發現蛇和羊。其餘被盜走。前室還有四塊大浮雕被盜。

下圖爲王處直墓現場老照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