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由省農科院選育的品種“吉粳511”,第一次以“誠樸”這一品牌名,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上獲得金獎。

2012年經過審定和推廣的“吉粳511”可謂大獎傍身。2015年,曾在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中獲“特等獎”。2016年,在中日優良食味粳稻評比中,獲得“最優秀”獎。同年,該品種的選育和推廣,獲得“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吉粳511”緣何獲獎?大獎之後,種植情況怎樣?

兩代水稻人的優質品種夢

和所有育種家一樣,省農科院水稻專家郭桂珍已經踏着前輩們的腳印,在大棚和農田間走了30個春秋。2003年,她受育種前輩樸享茂發表的論文啓發,決定以張三元研究員選育的“吉粳88”爲受體,通過花粉管導入法,授菰的花粉,選育一個食味優良的新品種。

選育出好品種是所有育種人的夢想。但選育品種並非易事。

菰是一種野生植物,與水稻並非一個屬,爲了尋找菰的花粉並在花開的第一時間將其花粉授到水稻上,郭桂珍在一個偏遠小村的小河旁足足蹲守了七天。

菰,終於開花了。郭桂珍將其花粉成功授到去雄的“吉粳88”柱頭上。“吉粳511”F0代選育成功。從2004年直到2010年,郭桂珍用無數個日夜,不斷在逆境條件種植“吉粳511”,從優良株系中選拔更優秀的“吉粳511”,她揹着種子往返於海南與長春的田間地頭。2011年,“吉粳511”參加全省生產試驗,完成全部育種程序。2012年3月,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正式命名爲“吉粳511”。

“‘吉粳511’,絕不是某個人的成績,而是兩代水稻人,或者更多水稻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郭桂珍一再強調。

新時代市場的“食味”追求

在稻米產業發展迅速的日本,食味值排行榜是消費者買米的重要依據,榮登排行榜首的大米,價格會翻上一番或幾番。

2016年,中國北方稻作科學技術協會與日本佐竹公司聯合主辦的“中日優良食味粳稻品種選育及食味品鑑學術研討會”在日本廣島舉行。25名中日大米品鑑專家對10個經過精選的優良品種進行“盲評”,“吉粳511”以微弱之差屈居日本新 魚沼“越光”米之後,排名第二,獲食味“最優秀”獎。在參評的6箇中國優良水稻品種中,“吉粳511”排名第一,並越超了其他三個日本品種。

高食味值的“吉粳511”,成爲大米企業的關注目標。

2017年,吉林市康琪米業有限公司開始在吉林萬昌大面積種植“吉粳511”。

種出一款“食味值”高的米,並不容易。除了稻米品種好,還要配套良好的種植技術、優越的生態環境;稻農要做好水肥控制等田間管理、適時收穫、適度乾燥;糧企要低溫儲藏、科學加工;消費者要現磨現喫、合理清洗、專業蒸煮……

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吉林市康琪米業邀請了省級、市級、縣級的相關專家,環環指導,環環把關,期待着“吉粳511”能在市場上“一炮走紅”。

一個村屯的增收守望

對於新立村的村民來說,村頭,拔地而起了一家氣派米業,是件十足的好事。農民也期待着吉林市康琪米業不僅能收購他們的水稻,農閒時,能招他們去米業打工,還可以讓他們在春天播種前就知道種什麼品種可以增收。

吉林市康琪米業在新立村與農民簽訂種植“吉粳511”的訂單時,農民們十分踊躍。簽了訂單的農民,也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種稻了。他們需要用統一的種子,田間管理也要經過專家嚴格的指導,秋天收購時,企業要派技術人員到每一個地塊驗收品種的純度和質量。

2017年,吉林市康琪米業的“誠樸”牌“吉粳511”以每斤8元左右的價格,在北京、杭州等地大賣。

“我今年和康琪米業簽了10公頃訂單,估計收入15萬元左右吧。”萬昌新立村農民王秀軍說。他告訴記者,今年他種植“吉粳511”,至少增收了兩萬元。新立村二社的社長告訴記者,2019年將有更多農民加入合作社,通過訂單種植“吉粳511”增收。

記者 孫翠翠 通訊員 範鈺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編輯 初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