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三年單季營業收入首現負增長,重卡增購需求疲軟,未來前景難以樂觀。

何方/文

10月26日,中國重汽(000951.SZ)發佈2018年三季報,公司2018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12.20億元,同比增長10.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32億元,同比增長2.8%,公司每股收益爲1.09元。

從單季度來看,中國重汽三季度營收86億,相比去年同期99億下滑12.8%。同時,這也是公司自從2017年三季度營業增速見到高點112%之後,已經連續第四個季度下滑,而本次營業收入首現負增長,預示着公司未來前景難以樂觀。

重卡主要用途爲工程或長途運輸,工程車與新開工項目高度相關,而物流車與物流行業的景氣度有關。此外,2017年政策的嚴格整治超載問題,也提升了重卡行業的景氣度。

上表可以看出,中國重汽在2017經歷了營收高增長階段,這與國家整治重卡超載問題密不可分。2017年新版GB1589實施,導致重卡的單車載重量下降15%~33%,平均降幅約20%。因而使得新車需求增加。而近兩年物流業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物流類重卡的需求激增。此外,2017年下半年開始,受房地產的行業的景氣度回暖,來自投資類項目開工增加,使主要用作工程車的重卡非完整車銷量大幅增加,中國重汽也受益於此。

然而,過去的光景已經一去不復返,從目前節點,看到的只是過去的高基數。隨着超標整治的階段性完成,這方面的新增需求已經基本釋放。宏觀經濟與投資增速放緩,地產與基建行業目前的現狀,也讓工程車銷售難以客觀,重卡增購需求疲軟。

此外,重卡的購買方式多以金融貸款爲主,金融機構新增中長期貸款增速與重卡增速高度相關,可以看作重卡銷量的先行指標。2018年1-8月,金融機構新增中長期貸款同比下降9%,預計四季度重卡銷量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然而,對於中國重汽來說,相比行業增速大概率放緩,濰柴動力強人譚旭光的迴歸,讓其母公司的未來發展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2018年9月1日,濟南市委在中國重汽正式宣佈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出任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委書記,董事、董事長。此消息一時成爲社會所關心的焦點。

中國重汽是我國最早研發和製造重型汽車的企業,由於經營不善陷入困境。2000年7月,國務院決定對中國重汽集團實施改革重組,分別下放山東、陝西、重慶,將重汽主體部分下放山東管理,保留“中國重汽”名稱。2001年1月18日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新的中國重汽集團,總部位於山東濟南。

2016年又一次與位於濰坊的濰柴動力分家,形成了現在的中國重汽集團。

也就是說,濰柴動力曾經是中國重汽的下屬企業,但2006年兩家企業“分道揚鑣”,且成爲直接競爭對手。

現在的中國重汽集團是山東省國資委重點企業,在A股和H股分別擁有“中國重汽”(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和 “中國重汽”(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

目前A股上市的中國重汽全稱叫做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的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03808.HK)的子公司,主要負責重汽集團的卡車整車的製造及車橋總成。

中國重汽(香港)的大股東是中國重汽集團,持股51%,二股東是德國曼公司,持股25%,由於之前重汽與濰柴動力交惡,因而與德國曼公司合作,目前重汽近半數產品採用的德國曼公司技術的發動機。

隨着譚旭光的迴歸,市場預期中國重汽的母公司,也就是港股上市的中國重汽卻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爲濰柴動力的主營業務也是發動機,這勢必與目前德國曼公司發動機產生衝突,進而或影響公司日常經營。在母公司面臨諸多待解問題時,上市公司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