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陳寒冰

在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湖南代表中,有兩位讓觀衆和讀者特別熟悉的身影:湖南公共頻道《幫女郎》欄目製片人王一姍、《中國婦女報》駐湖南站站長鄧小波。

她們一位是“幫女郎 ”,一位是“好記者”,多年來她們一直爲湖南婦女兒童發聲或維權,更用自己的鏡頭和筆竿,記錄着湖南婦女這變化的五年。

之前,她們是採訪者,但在此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上,兩位媒體人成了我們的被訪者,她們也敞開心懷,向大家講述了媒體女代表們的心聲。

初心與使命結合,女記者爲民發聲

“作爲女記者,我們做採訪總會多一份善意與溫暖。”10月22日晚見到王一姍時,她剛從採訪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湖南代表回到長沙。而約了很久的鄧小波,依舊在外地採訪,“手上工作沒弄完,不耽誤你們的時候,我們先微信採訪吧。”電話那頭鄧小波有些歉意地說。

王一姍與鄧小波,都是湖南著名的媒體人。8月31日,在湖南省婦聯十二屆六次執委會議上,兩人同時當選爲湖南省出席中國婦女第十二大的代表。

“能代表湖南女性參加會議,高興之餘更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在媒體工作了29歲的鄧小波,鍛造出了對社會底層的特別關注能力,作爲《中國婦女報》的記者,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是她的天職,“我的目光,始終更多地觀照那些底層的婦女和孩子,尤其是那些權益遭受各種侵害的孩子。”心懷信念,鄧小波說:“29年來我只做一件事,義無反顧追尋真相!” 也因爲全心爲婦女兒童發聲,鄧小波曾被評爲全國婦聯繫統先進個人、中央駐湘新聞協會首屆“十佳記者”等。

當了11年“幫女郎”的王一姍, 2006大學畢業進入湖南公共頻道,成爲一名記者;2015年,她已是《幫女郎》製片人。“成爲記者相對簡單,成爲‘幫女郎’記者卻更有挑戰,因爲你首先得是一個志願者。不是冷眼旁觀,要介入其中,幫忙到底。”採訪中,王一姍一直強調着“幫忙到底”。她說:“我們不只是關注新聞,更多的是希望爲大家實在解決問題。”也因如此,在王一姍的帶領下,“幫女郎”這個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全國首個專業女性記者團隊把新聞欄目做成了專業公益慈善平臺,被評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她個人也成爲“全國三八紅旗手”。

愛心與溫暖同行,爲“她”路上砥礪前行

“貼近你,溫暖你,就像閨蜜。”王一姍說,“弱勢羣體的困境是社會的傷痕。巾幗記者不遜男。‘幫女郎’用女性的善意聚焦弱勢羣體,用女性的柔軟彌合社會的傷痕。”

做記者時,王一姍兩年踏遍三湘四水,走訪40餘位老少邊窮地區的鄉村教師;衝破世俗眼光倡導發起“遺愛人間”,推動湖南成爲全國遺體捐獻首批試點省份;親歷汶川地震等災區一線,她既是記者又是志願者,深入最危險的地方,送去最及時的援助。任製片人期間,王一姍完成湖南38所學校“免費午餐”試點,惠及數千名山區學生;爲救助47000多名塵肺工友,她和同事們一起採寫《湖南塵肺調查報告》,影響全國;入圍中央文明辦“四個100”先進典型的“湖南好少年”,幫助全省400多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近萬名市民參與志願服務;欄目一年接到各類求助近萬條,共解決羣衆(含羣體)求助2000餘件……不完全統計,募集發放近三千萬公益金,受益人數超過20萬。

王一姍帶領的“幫女郎”,不僅改變了許多弱勢羣體的命運,更爲全社會帶來一股守望相助、和諧共處的文明新風。

鳳眼看世界,王一姍從記者到製片人深入接觸社會各個階層,全面洞悉社會各種現狀,在引導主流價值觀、彰顯媒體人責任的同時,用女性的柔軟改變人們的社會認知。2015年起,她擔任湖湘最具影響力的精英女性組織“牡丹會”理事,引導並影響經濟界、學術界、文化界、藝術界的精英女性,壯大“她力量”。2016年起,擔任湖南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理事,她以實際行動關愛婦女兒童,從湖南的貧困母親到新疆的八千湘女,給她們送去最需要的幫助和關懷。

善心與堅守同在,堅定爲“她”亮劍

媒體人最重要的素質有兩個:好奇心、責任感。鄧小波也用着這樣的素質,爲湖南婦女兒童服務。

回首2000年時,鄧小波曾遇到無辜少女因錯判被抓事件。當事人的親友找到鄧小波尋求幫助,爲了瞭解事情經過,鄧小波四處奔走,最終將整個案件翻轉過來,令所謂的殺人兇手、其實是被害人的無辜少女脫離了牢籠;而所謂的受害者、其實是真正的犯罪分子,一個個都被送進了監獄。

在這些年的追蹤調查,鄧小波曾經幫助被人販子賣入地下“紅燈區”、3個月被逼“接客”800多次的女童阿英伸張正義,讓事發兩年全部逍遙法外的67名犯罪分子落入法網,200多家黃店被搗毀;還分別爲兩名屈死於強權黑手的少男少女討回公道。

身邊總有朋友對鄧小波說:“你一個女記者,爲什麼要去冒險報道這些內容。”鄧小波卻笑說:“我就是要用手中的筆作武器,申張正義並幫助更多的人。”也因爲這樣的堅定,多年來鄧小波率先獨家採寫深挖內幕的調查型新聞報道100餘篇,先後20多次得到中央和省部級領導的批示和支持。通過她幫助的人羣中,有200餘名不幸者命運獲得改寫或根本改觀;又令不少作惡者得到應有懲處,在她的報道的推動下,僅被關進監獄的犯罪分子就有100多人。

“其實,每一次調查我都是頂着巨大壓力的。”鄧小波說。“曾經,有人帶槍到我家來威脅我,要我放手;曾經,有人在網絡上揚言,要花20萬僱兇殺我;曾經,有人聲稱要用炸藥包把我炸死。還一次又一次,有人想要出重金收買我。”但是,有苦孩子們無助的目光灼痛着鄧小波的心,有事實真相作底氣,有報社和全國婦聯以及中國記協做後盾,鄧小波從不被威逼利誘所動。堅定地爲正義、爲婦女兒童發聲。

用心與責任,好建議帶去十二大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在奔赴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夕,鄧小波與王一姍也根據自己多年積累,收集了諸多關注女性的好建議。

“我將帶着一個我曾多次呼籲過的建議‘在全國青少年中開展生命教育不能再等了’去參會。”鄧小波說,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是她在工作中瞭解到,我國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前列 。“我國每年自殺死亡人數約30萬人。除了自殺成功者,每年還有約250萬的自殺未遂者。自殺者中約有70%爲青少年。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已成爲重大的社會問題。在全部犯罪人員中,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佔到了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青少年殺人和身體傷害案件比例居高不下。整體反思這一令人痛心的現象,不能不說這與生命教育的缺乏有關。”

而作爲兩歲孩子的媽媽,張一姍此次帶去的建議也與母親這個角色有關。“首先我想建議,政府對職場女性尤其是二胎母親的保障。鼓勵出臺一些法律法規來保障這部分人羣的利益。”其次,張一姍也倡導社會搭建一些平臺,能幫助女性加強自我修養,讓女性在社會中能有更好成長。做了多年“幫女郎”張一姍更希望,社會能多建立一些對女性的關懷體系、女性的引導體系,讓湖南女性能走上更加幸福與自信的道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