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這是一句調侃,不過,在當下小學體育老師教數學課的情形未必就沒有。近日,長沙芙蓉區的一位小學生家長反映,這個學期開始,上五年級的女兒告訴他,他們的美術課由數學老師來教了。他再打聽,還有英語老師上文學課、語文老師上思品課等等。家長擔心,老師們“身兼數課”,教學質量如何得到保障?

記者調查發現,在長沙小學裏,一個老師任多門課的情況並不少見,甚至在其他一些省市還有專門的“全科老師”。那麼,小學老師們分身有術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家長們的擔心有沒有道理?

學校:小學老師身兼數課很常見

“我知道在農村一些偏遠地區因爲老師不夠,確實有一個老師要上多門課,甚至一個老師包上所有課的情況,但我沒想到在城市的小學也如此。”家長張先生的女兒在長沙芙蓉區育才雙新小學上五年級,他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今年新學期開始後,女兒告訴他,這個學期原來的美術老師調走後,現在的美術課是由數學老師上的。

數學老師教美術,這能教好嗎? 張先生把他的疑慮和其他家長交流,發現很多家長也有和他相似的擔心。不過,也有家長告訴他,其他小學也有類似情況,一個老師任多門課的現象很常見。

連日來,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所走訪的長沙多所小學都有一個老師兼任多門課的現象。長沙馬坡嶺小學一名老師告訴記者:“我們學校語文老師要上兩門課,像思品或者健康,其他學科的老師好像沒有。”

長沙銅鋪街小學一名老師也表示,“有個別數學老師會兼一些小科目的課程,像音樂、信息等,其他學校都差不多,因爲現在小學生的課程很多很雜,像思品、書法、健康等課程,在有的情況下不可能完全安排全職老師,就會由其他老師兼任,具體因學校和老師情況而異。”

記者瞭解到,一個小學老師上多門課實際上是教育部正在培養和提倡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

早在2014年8月,教育部發布《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未來小學教師的培養將“重點探索小學全科教師培養模式,培育一批熱愛小學教育事業、知識廣博、能力全面,能夠勝任小學多學科教育教學需要的卓越小學教師”。

在深圳,一種低年級“包班制”教學正在多所小學試點。這種新教學方式,由一到兩名老師負責全班的教學。比如語文和美術一起學,還有的學音樂的同時認識數字,旨在克服“分科”侷限,促進孩子綜合發展。

當然,雖然全科教師可以更瞭解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但是也有教育界人士表示,這樣意味着,教師的素質不一,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

家長:老師精力有限會顧此失彼嗎

在今日女報鳳網辣媽聯萌論壇上,就有和張先生一樣有疑慮的家長,他們擔心一個老師上多門課,是否會因爲不夠專業導致學生學習強度和深度不夠。

“感覺一個老師上多門課,這種模式更適合師資緊缺的地區,像長沙這種省會城市教育相對發達,老師更加專業對孩子會更有利一些吧!”家長王先生認爲,真正能勝任多門課程的老師並不多,因爲對老師的要求會非常高。

“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教多門課程,批改的作業量估計也翻倍,老師未免太勞累。”家長李女士也表示,讓老師疲於教學,對學生髮展未必有利。

不過,也有家長認爲,如果有老師除了能上對口課程外,還有其他專長,能多任幾門課未嘗不是好事,“我兒子的生物老師國學修爲不錯,她後來兼任國學課,講到《詩經》等古詩裏面一些植物時,就用生物角度解釋,兒子覺得很新鮮,學起來很有興趣。”家長林先生說。

湘潭金庭小學石靈芝老師也介紹,在他們學校今年實行走班教學,多學科融合教學模式,每週三下午全校打亂班級授課,老師們各盡所能地開設個性課程,出現了英語老師教園藝、語文老師教漫畫、數學老師教手工等等情景,既展示了老師的一專多能,也滿足了孩子們的興趣需求。

專家:優秀的小學老師應“一專多能”

“老師是會挺辛苦的,但擁有全科視野的老師,對於學生的瞭解會更加全面。”擔任小學校長十多年,現任常德武陵區教育局第五責任區督學譚國湘說,她當小學校長那些年,選拔過無數年輕的老師,對於小學課堂來說,如果只具備某一門專業知識的老師反而是很難適應小學教學的,對於小學生來說,能說會唱、博學多才的老師才更受歡迎。

對於家長的擔心,譚國湘也表示:實際上,小學課程知識性並沒那麼強,不必擔心學不到知識,其實對於經過系統培訓的師範老師而言,跨界去教小學階段的學科難度並不大。不過,老師們確實需要多花時間去研究課程融合,並如何更好地施教。同時,學校也應該引導老師通過不斷地學習來適應全科的教學需求。

小編:小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