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广元10月29日讯(杨世界)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巨变的40年,也是有着川北门户、女皇故里、康养之都——广元,书写辉煌巨变奇迹的40年。10月25日—26日,笔者随广元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年广元媒体记者区县行”采访团走进青川。

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青川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全县城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经济发展经历了基本解决温饱、稳定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向全面建成小康迈进的历史阶段,步入快速增长期,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跃上新台阶,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

昔日“盗猎盗伐村”蜕变“小康幸福村”

青溪古镇阴平村,距唐家河4A级自然保护区20公里,因阴平古道而得名,为三国时期诸葛亮屯粮之所,因魏将邓艾由此偷渡灭蜀而闻名。

阴平村现任村支书罗成鹏回忆说,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因我们村地处偏远山区,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加之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收成不好,致使我们村特别穷,是青川县当时有名的“盗猎盗伐村”。当时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猎枪、养有猎狗,经常有人上山盗猎山中野味回家吃肉,其中也不乏有外来不法之徒利用村民盗猎野生保护动物盗卖换钱;当时家家户户烧柴生活也都是上山砍伐树木植被,也有不少人将成材的树干砍伐盗卖,经过常年砍伐,周围山脊森林植被严重破坏。

广元市青川县阴平村农家乐 杨世界/摄

2006年青川县在打造旅游产业的同时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利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阴平乡村旅游,推动农家乐规模化经营建设,涌现出了闫家居、迎客来、山水洞、临渊小筑、鑫伟农家、芮儿阁、文君楼、向阳居……众多农家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避暑。

目前,阴平村建有农家乐178家,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700多万元。家庭年纯收入普遍达到10多万元到130多万元,早已甩掉了“盗猎盗伐村”帽子。

阴平村人,从当初的盗猎盗伐转变到自主保护森林野生动植物,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是青川改革开放40年农村发展巨变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阴平村,果香四溢、畜旺粮丰、家家富裕、人人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个极具川北民居文化特色氛围的“小康幸福村”已经崛起在青川的大山中,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

市政协委员唐述刚:致富路上领路人,脱贫攻坚好帮手

近年来,唐述刚领头创办的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青川县10个乡镇17个村1355户4304人,其中含建卡贫困户563户1570人共同走向脱贫致富之路,目前,已完全脱贫70户190人。

青川致富领路人唐述刚接受媒体采访 唐彪/摄

唐述刚为笔者讲述了带领大家致富的致富经,一要从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以资产股权为纽带,通过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推行三资(资产、资源、资金)折股,入股合作分红,赋予贫困村和贫困农户更多的财产权和财产收益权,在帮助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设置优先股重点向贫困户倾斜。该社使用财政资金180万元,按20%先设置优先股,36万元先用于合作社64个贫困户的量化,剩余的按合作社社员(同时也含贫困户)每人平均量化,贫困户的财政股份每年按不低于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2倍分红。2016年,贫困农户财政股份共计分红11.208万元,户均1751.25元。二是探索“两费一金”贫困户增股分红模式。“两费”即设备折旧费和修理费,该社的生产设备按10年折旧,除残值外,在扶贫期间,每年提取的两费以现金的形式平均分配给建卡贫困户,户均年获收益1875元。“一金”(公积金转股金)即增股分红,把加工环节形成的利润按10%提取公积金。设备按加工环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例分摊公积金,该公积金每年平均量化累加到每个建卡贫困户转为股金,参与合作社第二次股份分红。该股份不变现,如退社,该股金再转为合作社的公共积累。三是“三资入股”助推整村精准脱贫。2016年,新旺竹荪专合社在瓦砾乡省定贫困村乌龙村成功探索出“四方合作、三资入股、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即由专合社、妇女互助社、村级集体组织共同发起,将全村37户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新旺竹荪种植乌龙村分社,带动他们发展黑木耳、天麻产业。实行“三资(资产、资源、资金)入股分红”造血扶贫机制,助推整村精准脱贫。“四方”股东共同筹股97.44万元,折股974.4股,其中乌龙村集体入股10万元现金,37个贫困户每户以产业扶贫资金5000元入股,股金共18.5万元。贫困户中有3户以土地18亩折资1.44万元入股,有13户以15000根耳棒折资3.75万元入股,总股金为23.69万元。分社在乌龙村共发展段木黑木耳10万棒,天麻2600平方米。二要突出生态优势,精准市场需求靶向,把社内贫困户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5种1养”,即茗优绿茶、绿色山珍、木本油料、风景银杏、道地药材、生态养殖六大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贫困户推行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和长中短互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前,合作社栽培香菇180亩,椴木黑木耳440亩,短裙竹荪640亩,长裙竹荪3300亩,种植天麻320亩。

2018年,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实现年产值7000多万元,净利润9%。日常用工34人,其中11人为建卡贫困户,全年用工2.3万人次,其中30%为建卡贫困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