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竹成就了寶慶竹刻。

  明代編修的《寶慶府志》載:“寶慶府竹類楠竹即大竹,工匠積器爲用”。

  至明代中期,邵陽竹器走向藝術化,並形成獨具一格的竹刻藝術,湧現了潘一龍、王尚賢等竹藝大師。

  之後追求寶慶竹刻的人也算是前仆後繼,致使寶慶竹刻幸運地流傳至今……

  

  dvdf

  過去做筆筒,多取竹子爲材。

  

  寶慶竹刻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之一

  明屠隆《文具雅編》:"湘竹爲之,以紫檀烏木棱口鑲座爲雅,餘不入品"。明文震亨《長物志》:"筆筒,湘竹,栟櫚者佳"。可見湘竹是清玩雅品必備材料。

  筆筒是文房四寶之外最常見的置筆用具,而臂擱是過去人們寫毛筆字時的用具。它們不僅是文房用品,更是清玩之物。古人常在這兩個物件上雕花刻物,寄情風雅。

  流傳至今的明代的筆筒(資料圖片)

  家住長沙市灘頭坪社區省高院宿舍的年輕雕刻師李勝得攜寶慶竹刻古風,在竹雕藝術上傳承着古脈。他的雕刻技藝主要體現在筆筒和臂擱上。

  

  觀李勝得雕刻如見模與範。

  預先畫好的圖案附着在竹面上,下刀,錘之去大料;雕之現圖章,打磨呈精細。

  而真正完成一個作品,豈止如此。李勝得說,要使盡深浮雕、淺浮雕、鏤空雕等多般技法才能成就一個精品。

  李勝得是個80後,雖然年輕卻對雕刻技藝有着特別的鐘愛,18歲那年他開始從師學藝。

  李勝得在雕刻臂擱

  年輕人師古卻不守古,對寶慶竹刻的技法他努力追求,但又跳出寶慶,兼學嘉定竹刻的技藝。

  如果說寶慶竹刻竹簧講究畫面章法,刀法多變,融繪畫、書法、金石、版畫、雕刻等爲一體的話,那麼嘉定竹刻則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爲一體,賦予竹以新的更多的文化氣息。李勝得便是這樣兼收幷蓄。

  學美術出身的李得勝自己作畫

  學美術出身的李勝得畫畫自然得心應手,因此他的雕刻作品都是自己先親手繪好,再揮刀下刻。他的作品主要以表現山水人物故事爲主。

  特別對松樹和人物的表現,更有獨到之功,所刻松樹蒼老遒勁、千姿百態;所刻人物千人千面、形神皆備,給人一種清雅高尚之感。

  有兩件作品堪爲李勝得的得意之作:竹刻臂擱《放風箏》和竹刻筆筒《蘭亭雅集》。

  李勝得《蘭亭雅集》局部圖

  竹刻臂擱《放風箏》表現了三個天真活潑的小孩子奔跑着看着天上高高飛起的風箏,臉上都露着開心而燦爛的笑容。作品構圖簡單明瞭,蒼勁的松樹枝如虯龍般相互交錯,層次分明。

  放風箏的線從上到下粗細一致,整個一根下來如柔軟的鐵絲一樣。竹刻筆筒《蘭亭雅集》表現了參天古松,潺潺溪水,風輕雲淡中,高士閒集。

  每個人的表情都栩栩如生,顯現出一種知音相遇、樂在其中、侃侃而談的氛圍。把“永和九年,蘭亭修禊事”的盛況再次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

  筆筒也好,臂擱也罷,在凡人看來,不過是實用之物;

  在雅士看來,不過是清玩之物,而在李勝得看來是性格之物,它代表了一個人的性情,或溫婉或熱烈或冷峻或奔放。

  林語堂說,在藝術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而李勝得卻更願意把清雅之性情賦予竹節浮凸之間,讓自己的作品從古風,留清雅。

  

  撰文/攝影

  石冰

  編輯/版式

  YUYU

  出品

  TOP旅行新媒體中心

  聯絡

  QQ:18059822

  沒看過癮嗎?

  趕緊爲我們標星

  這樣就再也不會錯過我們的推送啦~

  ▼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守藝湖南·往期回顧

  01.一口小鉢子甜酒,一口老長沙味道……

  02.湘女,譚施施,扎染,只是因爲多看了你一眼……

  03.這一碗麪,”槓“了上百年

  04.湖南有個桃源工……

  05.你見過女書,但你見過寫女書的女人嗎?

  06.湖南瀏陽,千年前的活字印刷術依然在流行……

  07.婁底雙峯,一塊石頭的傳奇故事……

  08.麪塑《戰長沙》,指尖的人生百態……

  TOP趣旅行

  旅遊 | 文化 | 美食 | 玩家 | 藝術

  一切有格調又有趣的內容分享

  關注我們把世界裝進口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