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復工一週,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眼下,全國各地已按下“復工”按鈕。疫情防控阻擊戰之外,另一條戰線也日漸清晰——恢復經濟正常運行。

譚主統計了一下,2月12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復工”一詞出現了三次,“生產”一詞提到了七次。頻頻強調錶明瞭一個態度:防控疫情、復工復產。兩條戰線互爲支撐,缺一不可。

一週裏,全國的復工情況究竟什麼樣?譚主聯動了多方大數據機構,嘗試獲得答案。

中國經濟正在“回血”

譚主與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極光大數據合作梳理了124億條數據,繪製了這樣一張全國人員返崗情況走勢圖。

復工一週,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能看到兩個明顯的階段:

- 2月3日-2月9日:全國人員返崗率處於低位。

- 2月10日-2月12日:週末過後,全國復工開啓漲漲漲節奏。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全國人員返崗率達到了26.06%。

大家的預期被證實:雖然還不能稱爲“滿血復活”,但多項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回血”。

首先,10號是多地的復工時間。除此之外,譚主也從一個小轉變,發現了更深層面的原因。

2月9日,杭州市有序復工專班發佈了一個公告:杭州市29814家企業提出了復工申請,但最後只覈准了162家。

而幾天之後,情況已大不一樣。溫州、嘉興、舟山等“包郵區”城市,對返工人員推出“包郵”政策,鼓勵企業包車接回外省員工。

從拒到迎,從堵到疏;從抓“防疫”這一頭,到抓“防疫”和“復工”兩頭,反映了不少地方兩週之內的政策變化。

11日,發改委發聲:“我們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也對此表態:此風不可長!

不難看出,復工節奏步入正軌。

誰是復工先行者?

當然,全面復工並非一蹴而就。勢必有一部分先行者,推動了復工拐點的出現,拉動經濟迴歸正軌。

他們是誰?從事什麼行業?在哪些地方?譚主聯動了各方大數據機構,試圖呈現出“復工現狀圖景”。

哪些行業率先復工?

中國聯通大數據公司依託13.5億條手機信令日誌數據和103億條互聯網日誌數據,分析得出:近兩週以來,快遞人員和外賣人員成了復工先行者。他們的復工情況是這樣的:

復工一週,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這張圖讓譚主出乎意料。

一方面,2月3號-2月10號,這個羣體的復工人數迎來猛增。

這意味着,10號之前,許多快遞和外賣小哥已經先行一步,返回崗位。截至2月13日,全國外賣和快遞人員復工人數達213萬人,復工比例62.33%。

另一方面,當我們從全國情況聚焦到武漢。令人意外的是,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快遞小哥卻在加速。

目前武漢已有400個寄遞網點恢復正常運營,快遞站點存放着堆積如山的包裹,全國各地的救助物資、生活必備的柴米油鹽,等待快遞員中轉運輸,流向各個角落。

他們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爲了市民的正常生活負重前行。在他們的帶動下,不少實體店也重新開張。

支付寶和網商銀行根據所服務的上億實體小店用戶數據,分析發現:餐飲店、小超市、小藥店等全國小店的營業率已經連續6天回升,營業數量增加超過110萬個。

另一些復工先行者,您一定不陌生。

他們中間有停產570天、96小時內復工的口罩企業;有5倍工資急召工人回廠、賠錢搞生產的防護用品企業;有“人民需要什麼,就造什麼”的跨界轉產企業……

譚主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及每日互動、數聯銘品公司,對全國醫用物資企業7245萬條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

復工一週,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復工比例最高的是防護服等“身體防護”,其次是“口罩”。從9號起,護目鏡等“面罩類”生產線上的返崗人員,也開始增加。總體人員返崗率達到45.83%。

這些先行者的付出有了回報,好消息終於傳來: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醫用防護服日產量由1月28日的0.97萬件,快速增長到2月13日的9.39萬件。

哪些地方率先復工?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問問電力部門。

昨天,譚主跟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單葆國聊了聊。根據他對2月12日全國用電量的觀察,山東、上海、江蘇、遼寧、廣東等省份的用電量,都比2月8日有了顯著增長。

令人興奮的消息來自廣東,這個經濟總量佔全國十分之一的第一經濟大省。

截至2月14日,廣東省用電量持續回升態勢明顯,與復工前一天(9日)相比增長18.7%。

其中,工業用電增長較爲迅猛,與復工前一日(9日)相比,增速達到67.5%。這說明廣東企業正在開足馬力復工復產。

根據2月14日用電量測算,廣東已有超60%的企業復工復產。

機器一響,黃金萬兩。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元、擁有雄厚製造業集羣的廣東,復工表現搶眼。

另一個經濟大省浙江,用電回升的趨勢也較爲穩定。

截至2月14日,也就是上週最後一個工作日,浙江公佈的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是27.55。啥意思?通俗來說,如果所有企業正常生產時指數是100,那麼目前浙江企業復工水平已近正常狀態的三成。

雖然27.55的數值有待提升,但目前回暖的趨勢已十分明顯。

2月9日,這一數字是23.56,此後五天裏數字分別是24.36、25.47、25.83、26.77、27.55,一日比一日走高,整體不斷攀升。

復工一週,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一些行業復工情況已非常突出,其中金融業復工電力指數最高,已達到71.57。口罩、防護品行業也加緊復工復產,指數達69.59。

更加活躍的線上場景

對不少互聯網企業而言,疫情期間與其說復工,不如說業務本來就沒有按下暫停鍵。

阿里巴巴的一千多萬條數據顯示,2月份,每天有超過3萬人來淘寶開新店。近半個月,淘寶直播上,新開播的直播間數量同比翻番,開播場次也比去年多了110%。

互聯網醫療企業遠程參與抗“疫”。微醫數據顯示,截至14日,已有32978名在線醫生提供醫療諮詢服務129.6萬人次。

不僅如此,傳統企業也紛紛轉戰線上。

銀泰百貨旗下的1000多名導購員在三天之內開出了1000多場淘寶直播,帶來的成交額接近1000萬元。

58同城做了一項統計,疫情期間採取在家辦公方式的企業佔到了55%。

一個細節很有意思,這波“雲復工”還意外地帶火了辦公用品消費,蘇寧梳理了2月10日-2月14日的消費大數據,發現自2月10日第一批人復工開始,電腦銷量同比增長116%,無線鼠標銷量同比增長178%,藍牙鍵盤銷量同比增長148%。

兩手抓 兩不誤!

復工步入正軌的同時,疫情防控也傳來好消息。

15日最新數據顯示,湖北以外新增病例12連降。這意味着,防疫措施有效果!多地復工以來,並沒有引發大規模疫情擴散。

怎麼做到的?看看這張圖,它不是段子,而是眼下不少企業的“硬核”防疫措施。

“食堂喫出了考試的感覺”、“不準偷看別人喫飯,那位同事把腦袋轉過去”、“不許交頭接耳”……這條微博的閱讀量超過了4億,引發網友大量跟帖,並曬出同款食堂。

眼下,爲了復工順利開展,各個地方、各個企業招數頻出,力爭把疫情防控做實做細。

國家信息中心搜索超544萬條企業復工的相關數據發現,目前已復工企業,大多采取了這些措施:

復工一週,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隔離、消毒、戴口罩、測體溫、勤洗手……

種種手段,目的只有一個:零感染,促生產。

這些措施的落實,將讓復工的節奏越來越快,經濟的活力越來越強。

這兩天,武漢一個90後快遞小哥火了。他幫附近兩三千居民買菜,成了大家心中的“送菜英雄”。此刻,越來越多快遞小哥上路,他們的身影繪成了這樣一幅圖。

復工一週,中國經濟怎麼樣?看大數據給出的答案

看着這張圖,譚主突然有一個感受:武漢地圖上的這些紅色,其實不僅僅是快遞業的忙碌,它更代表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復工僅僅一週,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逐漸“回血”。

隨着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中國經濟重回正軌的步伐也會越來越快。


延伸閱讀
  • 專家:病毒所離華南海鮮市場50公里 不可能泄漏病毒
  • 福建晉江1人致約4000人隔離事件中 2246人解除隔離
  • 黃燕玲公司回應新冠病毒零號病人傳言:她壓力很大
王一哲 本文來源:玉淵譚天 責任編輯:王一哲_NA743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