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聽媽媽的話》猶在耳邊,誰不想做一個聽媽媽話的孩子。然而,疫情面前,他們走上一線,因爲自己的職責,更因爲要守護的家園。

每一聲歉意,說給家人;

每一次出發,帶着使命。

對不起媽媽,這次沒有聽您的

北京北苑街道西關社區 張秀娟

深夜裏,躲在陽臺上接通居民電話,一聲安慰助您安眠。

媽媽,我昨晚又沒睡好。後半夜開始,陸陸續續接了4個居民電話,以前您老唸叨我:“手機別放牀邊,有輻射,關機好好睡一覺。”這回在手機這事上我沒聽您的。

媽媽,您知道嗎?我的每一次接聽都能換來一家人的安眠吶!

夜裏11點的那通電話是晚歸的居民打來的,大、小院門都落了鎖,傳達室沒挨着院門,值班的人沒聽見敲門聲,最近老下雪,夜裏多冷啊,居民沒辦法,試着打了居委會的座機,幸虧我把座機電話呼叫轉移到自己手機上了,我聯繫了院裏的支部書記,請她幫忙聯繫值班室。我在客廳坐了幾分鐘,估摸着他們進門了,又打過去問,居民不停地感謝。您說,這電話我要不接,他們咋回家呢?

還有夜裏2點的那通電話:“我擔心得睡不着覺,就想問問咱社區有沒有發病的情況呀?”我和他說:“咱轄區沒有疫情患病的案例出現,請您放心。在日常生活中,您也多注意點個人的防護,有問題隨時與咱居委會聯繫。”聽完這話,他才放心地去睡,您說,這電話我要不接,那他那晚不是要眼睜睜琢磨到天亮嗎?

您看,這每通電話背後,都是居民對您閨女的需要,媽媽,我乾的這事值不?

對不起媽媽,這次沒有聽您的

北京和平里街道青年湖社區 彭勃

行色匆匆,這張紅色的背影是年輕社工的堅守。

媽媽,您經常教育我,要熱愛自己的工作。自從成爲一名社工,我就把社區看做了自己第二個家,把社區裏的叔叔阿姨,看做自己的家人。

今天我又和一位“陌生人”接觸了,可這位“陌生人”其實也是我的家人。他是社區的一位大爺。當時,我和同事張東哲在社區北門值守,一輛救護車開進了青年湖東里,醫護人員告訴我們,這位老人做完手術,要回家靜養。老大爺就住在小區6樓,做完手術無法下地,要用擔架才能抬上樓,可我們這棟小區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

這麼冷的天裏,大爺很虛弱地躺在擔架上,醫護人員這個時期擔子也很重,我不忍心看他們着急。不就6層樓嘛,一百多個臺階,我一個年輕小夥子,不怕累。

媽媽,您常說,好人有好報。當我們把大爺送回家時,大爺的家人對我們由衷地感謝,那真摯的眼神,我永遠忘不了。媽媽,我下樓後才發現,我的兜裏多了一百塊錢,原來是老大爺的家人趁我們不注意,偷偷塞到我口袋裏的。媽媽,服務居民是我的工作,這錢肯定不能要,我只能再爬一次6樓,把錢送回去了。媽媽,您放心,我會保護好自己,但有需要的“陌生人”,我得去幫助,因爲,這是我堅守的位置。

媽媽對不起,這次沒有聽您的

北京青年湖公園管理處後勤班 趙景新

趕上第一班車,才能不漏掉每個防控細節

媽媽,初三那天,單位一通緊急電話,要求到社區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我和青年湖園其他8名同事,被分到了東華門街道燈市口社區。您知道,從咱家北七家到社區要兩個半小時的路程,所以我必須趕上第一班車,這是我給自己的規定。

春節又沒能和您好好在一起,實在有些愧疚,不過您是不是都習慣了。工作30多年了,每年春節不是在單位和領導一起慰問,就是在崗位值班。今年比往年更有意義了!社區是做好防疫工作的第一道防線,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我和社區的工作者一起進行排查,給社區公共空間做好消毒,尤其是最近返京人員較多,我們必須做好登記工作,不放過每個細節。

街道和單位領導得知咱家的情況,讓我稍微晚點到崗,這事,我拒絕了。您說過,大事當前,不能馬虎。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裏。成爲社區的安全“守門員”之外,我也會努力做好“守護者”,最近小區封閉式管理,快遞進不去,我就順手幫着居民送家裏,衚衕路窄,看到車輛進出,我也都幫着指揮,方便大家。不過手裏事再多,我一定做好防護注意安全,您就放心吧!

對不起媽媽,這次沒有聽您的

北京機場街道西平街社區 鄧子榮

站在寒夜裏,守護更多人安寧,值得。(鄧子榮 左一)

“您好,您是返京人員嗎,麻煩您登記……”“大媽,您家還沒領出入證吧……”“孩子,出門要戴好口罩,儘量減少出門……”

媽媽,這些提醒我每天要重複好多遍,因此,照顧你們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次還把媳婦孩子託給了您。

媽媽,我每天要接觸很多人,不得不把他們送走。沒了後顧之憂,我便主動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和夜班。說真的,一個人的家,有點像我的臨時旅館,每次拖着疲憊回家,本想給家人打個電話,可是一看時間,我又把手機關掉了。

孩子前一段生病,現在好些了嗎?不能陪在你們身邊,只能通過視頻瞭解你們的情況。勁寶剛剛兩歲,但他每次說“爸爸,加油”、“爸爸辛苦”,我打心裏覺得驕傲,也覺得對不住你們。

等戰疫勝利,我一定好好陪你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