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xin搜索【礦寶資訊】,查看更多訂單詳情。

25日,貴州省科技廳廳長廖飛來到位於盤州市烏蒙山區的山腳樹煤礦試驗調研。由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礦業大學王作棠教授主持的煤炭地下氣化重大科技專項剛剛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次實現點火成功。

改變傳統的井巷採煤方式,將地下的煤炭進行有效燃燒,使之轉化爲可燃氣體。這樣,不用開挖就可以直接把地下煤層中的含能成分提取出來,使得采煤就像開採石油和天然氣一樣。

自從德國科學家威廉·西蒙提出這一概念後,煤炭氣化歷經了100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國從1980年開始,探索出了煤炭氣化從試驗階段到應用階段的突破性技術。

針對部分礦區煤與瓦斯突出,採用傳統採煤方法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產量低且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的情況,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經多方論證,聯手中國礦業大學和煤炭資源與安全開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煤層地下氣採技術攻關,並獲得貴州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

4年來,由王作棠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先後攻克了地下氣化爐的新型結構和導向鑽孔建爐新工藝、火焰工作面的定向推進燃燒導控新工藝及其組合裝置、井上下多目標追蹤遠程集中監控系統及裝置、防火隔離密閉結構、充填氣化開採新工藝及新材料等5大項重大關鍵技術難題,變物理採煤爲化學開採,突破了煤層地下氣採產業化的諸多技術瓶頸,形成了一套適應西南礦區類似地質條件的產業化技術體系,爲實現我國煤層地下氣採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支撐。

貴州煤炭探明儲量549億噸,比江南12省總量還多,素有“江南煤海”之稱。但是,作爲世界上喀斯特溶洞分佈最廣、發育最典型的地區,貴州的喀斯特地貌對於煤炭開採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煤層的賦存條件複雜、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嚴重,開採條件相較北方的煤炭省份較差。

如何以高科技爲煤炭的轉型升級“突圍”?除了科技重大專項,貴州省科技廳還通過技術榜單制建立院士工作站,引進煤礦行業最火的技術之一“N00工法”,推動無人礦井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爲煤炭開採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破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