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人是辣的

一句話,貴州人是靠辣椒來續命的。縱觀全國喫辣地圖,真正有實力稱霸的省份也只有四川、湖南和貴州。

不同於四川和湖南的辣,貴州人愛辣如命,所以連小小的辣都能被解讀出好幾種滋味。油辣椒的綿長、糊辣椒的焦香、糟辣椒的刺激、筒筒辣椒的熗香......都讓辣擁有千變萬化的滋味。

每天一勺辣,是貴州人最基本的素養。在貴州,評判好不好喫的標準就是看辣椒夠不夠味,能不能讓貴州人爲它傾倒。

腸旺面的紅油、羊肉粉的油辣椒、手撕豆腐的辣椒麪、素瓜棒豆中的柴火辣椒、辣子雞中的餈粑辣......即便是在三十幾度的盛夏,貴州人也絕不能捨棄辣椒帶來的大汗淋漓。

貴州對辣椒愛得深沉,即使背井離鄉,久久不能忘懷的也是家鄉那一味刺激口腔的火熱。

暈車?喫點辣的提提神;喫不下飯?喫點辣的開哈胃;外地讀書、工作?背上一行李的辣椒才能緩解遠離家鄉的的不捨。

貴州人是酸的

全世界都知道,貴州人是三天不喫酸,走路打躥躥,如果人要劃分組織成分的話,那貴州人的血液裏面50%流淌的都是酸湯。

貴州喫酸由來已久,在從前,貴州人受制於地理位置、交通運輸,長期喫不到鹽,爲了彌補味覺和身體需求,貴州人便機智的創制出一種“以酸代鹽”的飲食調味方法。

貴州“酸”的形式多樣,味酸香醇的酸湯、爽口脆生的酸菜蘿蔔、糟香味濃的蝦酸、味葷厚酸的紅油酸、酸香回甜的酸辣醬等等成就了獨有的貴州味道。

酸,是貴州人最難以割捨的情懷。

即使地大物博如中國,貴州的酸也是最獨一無二、精彩絕倫的。上到酸湯魚下到絲娃娃,貴州人民的酸算是酸到了骨子裏。

東北人民說:我們有餃子!貴州人說:拿來煮酸湯!

雲南人民說:我們有米線!貴州人說:拿來煮酸湯!

沿海人民說:我們有海鮮!貴州人說:拿來煮酸湯!

山西人民說:我們出羊肉!貴州人說:拿來煮酸湯!

西藏人民說:我們養犛牛!貴州人說:拿來,拿來,全部煮酸湯!

貴州人是甜的

貴州人的骨子裏,隨時隨地都是帶着甜味的。一年四季,總會有那一口甜食,慰藉你的胃。

貴州人似乎只要是美食,他們都很喜歡。能夠在美食口味方面做到雨露均霑的,恐怕也只有貴州人了吧!

貴州人的對於甜味的試探在於兩種,一種是來自果蔬的清甜,一種是來自各種手工糕點糖果的甘甜。

在清明前後,是清明粑粑的天下。青色的艾草汁拌進糯米粉裏,裹進餡兒蒸熟後,就是一隻合格的清明粑了。內陷裹着各種芝麻花生紅糖白糖,油綠綠的清明粑,從色彩到口感,都散發着春天的氣味,一口咬下去,溢出的糖汁能把你甜到心窩。

貴州人做東請外來的客人,席間多半會點上一盤小米鮓,展示貴州美食博大精深兼容幷包,並非只有香辣、酸辣的一面。外地人多半也是喫了一筷子後兩眼放光,接連不斷地開始撕扯那些甜鮮粘糯的黃色物體,讚口不絕。

玫瑰糖和波波糖是貴州躲不開的甜蜜。波波糖用糯米、芝麻、麥芽、花生、葵仁等天然原料,經發、榨、熬、扯、起酥等十幾道工序,製成了這道香甜酥脆的美食;而玫瑰糖則是用麥芽糖、玫瑰、芝麻等所做,玫瑰糖酥軟口可,咬開後糖內的糖心進入嘴中,使得整個嘴巴中都有了玫瑰的香味。

在夏日裏,沒有人能拒絕一碗冰粉,比起冰淇淋、奶茶,貴州人似乎更愛晶瑩剔透、入口清甜的冰粉。爽滑的冰粉、甜蜜的紅糖水、繽紛的花生、瓜子、西瓜......共同譜寫了貴州人最小清新的一面。

貴州人是鮮的

生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面對的不是星辰大海,而是綠波翻湧、連綿不絕的大山。而從小在大山中奔跑的貴州人更是吸收了這座大山中的各種靈氣,變得鮮美可口。

貴州人的鮮,取決於文華的醞釀。

少數民族呈現了多彩斑斕的文化,最熱辣的美酒、最動人的舞蹈、最撩人的歌聲、最變化多端的美食、還有最直擊人心的熱情,讓貴州人多了一份狂野熱辣的滋味。

貴州的山、貴州的水、貴州的花,讓貴州人的生命中有着最美的味道,那是草木的香氣、流水的甘美以及花的芬芳。

無數貴州人在慶幸,能有生於這沒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中,我們的靈魂裏有如萬物自由奔放的一面,也有如大山沉穩質樸的一面。

貴州人的鮮,不止是味道的鮮美,更多的還是生命鮮活的鮮。因爲每一位貴州人能陽光面對每一天,即使是遇到再大的波瀾,也絕不會放棄向前的步伐!

這時候

你還在等什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