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藝術教育交流與合作論壇舉行 助力人文交流

首屆新時代國際藝術教育交流與合作論壇27日至29日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來自中國、法國、奧地利、英國等國的藝術家和教育家就如何造就國際化的職業藝術家、如何將民族文化和哲學融入藝術創作並走向世界、藝術文明與教育、新時代藝術教育國際化研究等展開探討。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表示,藝術教育在繼承和傳播人類文化藝術、提高人文素養、完善人格、激發創新創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性。中外人文交流是夯實中外關係社會民意基礎,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途徑。進入新世紀,中國與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印尼、南非、德國和歐盟等的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先後建立。人文交流與戰略互信和經貿合作共同成爲中國對外關係的三大支柱,日益發揮着務實合作推進器、民心交流催化器的重要作用。

著名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參加論壇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孫霄兵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在加大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力度,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同時不斷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作爲輕騎兵的藝術教育在教育國際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認爲,隨着美育教育概念的普及和深入,我們也迎來新時代藝術教育的新契機,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要藉助這一契機,把具備高尚主題的藝術教育繼續推廣下去。

西班牙駐華使館教育參贊莫蘭西亞表示,藝術是文化的體現,同時也是人們表達思維方式的手段。每一種文化都有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文化的多樣性和隨之而來的創造性,是古今中外人類創造力表達的源泉,爲人類文明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她希望當代中外青年在正視和傳承本國文化遺產的同時,也能學會理解其他國家人民的思維方式,理解他們的文化和藝術表現形式。

論壇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導下,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主辦,中央音樂學院承辦,法政集團聯合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長兼祕書長董松壽代表主辦方發佈了關於籌建中歐人文藝術聯盟的倡議書和關於籌建國際藝術教育智庫的倡議書。中外嘉賓還共同啓動了海南省國際青年藝術與體育教育實踐基地。

據瞭解,明年的論壇將以國際藝術教育高峯論壇及中歐人文藝術周活動的形式舉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