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延栋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软件那些事儿

他还有个电台讲的也不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可以搜索:软件那些事儿

欢迎收听软件那些事儿的第70期,这一期继续讲linux传奇,看看毕业以后的林纳斯是如何找工作的。

面向对象编程

接下来讲林纳斯如何找工作,上一期讲到林纳斯读硕士期间,本来有机会去美国intel实习,结果intel的人有眼不识泰山,竟然觉得为了6个月实习,还得大费周折给林纳斯办一个签证,实在是有点麻烦,林纳斯第一次想去美国的念头就这样破灭了。也算是因祸得福,他本来想为了美国的工作放弃继续读硕士的学位,这下子只好继续写论文,准备毕业答辩了。

在1996年,林纳斯接受了美国一家叫全美达的公司的工作。本来他没打算告诉任何人,但是当时他已经是开源界的领头人物之一,他接受商业公司工作的消息很快就流传了出去,并且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们先来八卦一下林纳斯如何找到全美达这个工作的。如果听过我前面几期的同学,应该知道林纳斯当年买了一台性能强大的电脑,但是手头很紧,只好贷款,结果还有3000多美元的的贷款没有还。当时,有一个叫艾文的家伙曾建议林纳斯象征性的对linux收费,结果林纳斯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林纳斯就说,如果你们觉得linux很好的话,可以给我发明信片,结果,他家里收到了雪花般飞来的明信片。但是,那3000美金的贷款,并不能依靠卖明信片废品的钱还上,欠款还是3000,明信片好几百斤。这个时候,艾文就在网上倡议说,要不大家凑钱,先帮林纳斯把欠款还上吧,于是,林纳斯就没有债务了。

这个艾文就这样成了林纳斯的好朋友,时不时的联络一下,因为艾文在全美达工作,他当然知道林纳斯硕士毕业了,并且还挺想来美国工作,艾文就马上和他的老板推荐,属于内推吧,林纳斯也觉得能去美国还是不错的。这个艾文其实一直没见过林纳斯,按照现在的话说,是网友,他在推荐完林纳斯以后,他正好要去瑞典探亲,顺道去了一下芬兰,才第一次见到林纳斯的活人。艾文肯定知道林纳斯的能力,他向林纳斯吹嘘了一下全美达这个公司,林纳斯觉得,反正他想去美国,如果去不了全美达,权当一次美国的旅游也不错,就答应了艾文,可以去面试一下。

他也没怎么准备,反正全美达就发了offer给他了。其实也不用怎么准备,以当时林纳斯的名气和实力,就像莎士比亚去应聘英语老师一样,根本就不存在应聘不上的问题,除非对方瞎了眼。结果,他决定加盟全美达的消息一放出来。马上有至少五家顶级公司试图挖走林纳斯。包括DEC,红帽子,苹果公司还有Sun公司都通过不同的途径联络林纳斯,像红帽子直接承诺,无论全美达给林纳斯什么待遇,他们都会给更高的待遇,请林纳斯考虑一下。

后来,像苹果公司以及Sun公司,都是直接派出创始人来挖墙脚,比如苹果公司后来直接让乔布斯来挖墙脚,Sun公司则派出比尔乔伊,也就是Sun公司的创始人来挖林纳斯。但是,林纳斯最终并没有离开。这个是后话,有机会再讲。

他接受了全美达的邀请以后,长话短说,基本上就是回国答辩,期间生了一个女儿,然后和朋友举行告别派对,带着老婆孩子外加两只猫,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不管林纳斯多么牛吧,你这换一个国家,拖家带口的,找房子,买家具,吃饭肯定都有很大的差别。当时林纳斯的电脑托运了,外国也没有顺丰快递,江浙户包邮这种服务,因此,他的电脑在海上飘飘荡荡的搞了好久才到美国。

一个欧洲人移民到美国,还得买家具,买车,买个床,因为他的女儿很小,结果总是不合适,他的小女儿只能睡在小孩的手推车里,搞的他和他老婆很心疼。就这样,他刚去美国的几个月,实在是没空打理Linux的事情。结果,Linux社区可就炸了锅了,大家开始觉得,他们的担心已经成为现实了,开源的Linux完蛋了,林纳斯已经被商业公司所收编,Linux作为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已经结束了。实际上,当时有这种担心是非常非常正常的,并不是杞人忧天。

当时,开源主要有两个出头鸟,第一个是网景公司的浏览器,第二个就是林纳斯的Linux操作系统。网景公司已经彻底被微软搞定了,现在Linux已经进入了微软的射程范围,据说,微软内部的飞镖盘,已经开始用林纳斯的头像了。何况全美达公司非常神秘,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东西,而且这家公司的投资人之一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别说阴谋论者,就是不阴谋论者,也觉得这里面应该有某种不可告人的东西。所以当时大家的论调是,完蛋了,微软已经把网景公司摧毁了,现在Linux也是在劫难逃,悲观的情绪弥漫当时。

当时林纳斯也没法解释清楚,因为全美达公司很神秘,和林纳斯签署了保密协议,因此,无论外界怎么质疑,由于有保密协议,搞的林纳斯还没法出来澄清那些传闻,只是简单的说他在全美达的工作并不影响Linux的发展。其实我觉得,就算当时全美达允许林纳斯出来解释,也没什么用处,一旦陷入这种漩涡,只能是越描越黑,阴谋论么,一直有市场,解释就是掩饰。所以,以后我们被误解,解释是没啥用处的,或者说用处不大。人类么,总是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东西。其实,人类,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对真理,真相其实兴趣并不大,反正只相信让自己感觉有道理的事情,即使这个有道理的事情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就是林纳斯找工作的经历,基本上也是所有牛人找工作的经历,就是根本就不用找工作,也不用写简历,到处都是工作机会。他们想去美国就去美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除了物理定律,并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他们。我也很羡慕这种人,只是我自己离这种人的高度,还差几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如果大家是程序员,一定听说过一家叫做OReilly的出版社,这家出版社出了很多优秀的计算机的书,其中有一本叫做《Open Sources: Voices from the Open Source Revolution》,这本书已经可以在OReilly的网站上免费看了,只要把这个名字放在Google里一搜,就能找到这本书,这本书里大部分的文章都挺好,作者也都是开源界的人士,其中有林纳斯的一篇文章叫做《The Linux Edge》,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一下去读读。

在所有编程界的人士里,林纳斯算是最不执着的人之一,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生态度。凡事不要太执着啦。林纳斯在那篇文章的最后,就说,希望15年后的某天,有个人走过来和他说,老兄,扔掉Linux这个旧货吧,我们有了一个更好的系统。如果那一天成为现实,他将非常的欣慰。当然,这篇文章是17年前写的,实际上,现在Linux更强大了,远比他写文章时候强大的多。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他豁达的一面。

在开源界,大部分的人远没有林纳斯那么豁达,也没有他这么看的开。比如同样是前文我说的那本书里的一个作者,叫雷蒙德的,就特别的看重荣誉,虽然他根本就没有啥能拿得出门来的软件,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到处说自己是大牛,经常说他和林纳斯聊天,和斯托曼吃饭,和哪个语言的开发者坐而论道,比如说Perl的作者是他的好朋友,反正整天就是这些事儿。

如果说他是写文章的大牛,或者说自我营销的大牛,那确实是个大牛。他写的博客确实有影响力,但是绝对没有他说的那么有影响力,不可能一个商业公司,看他写的一篇文章,特别感动,把公司的源代码给开放了。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只能说明一个情况,不是有开源精神,而是已经有了开源精神病,应该去治疗一下。

雷蒙德同志,最喜欢的就是以开源先锋自居,即使他可能是写过个把已经没人用过的软件,或者在某个比较牛叉的软件里,当个吉祥物一样的人物,然后他就敢说自己影响了这个软件,比如说emacs,gcc,gdb等软件,实际上可能和他没一毛钱关系,但是这不妨碍他评价这个,评价那个。而且他最善于的事情是,写文章,比如这种的──《如何成为一个黑客》,《答读者问》等等。对于如何成为一个黑客,我有个比他更迅速的方法,就是去中午太阳正猛的时候,晒日光浴,很快就能晒成一个黑客。

说到这个人,我又想胡诌了,其实在任何时代,这一招都是非常管用的。首先,自己有点实力,投靠一个大公司,然后以青年导师自居,开始写公开信,比如《写给宇宙学生的一封信》《写给宇宙学生的第二封信》《第三封信》《第四封信》,妈的,竟然连续写了十几封信,等等等等... 因为学生么,又吃这一套,这个青年导师的帽子就戴上了,虽然可能啥也没搞,但是有影响力了,就是实力。雷蒙德同志就是这一类,我见到他就喜欢黑他。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这种人,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上文坛女王冰心老奶奶。我觉得她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这种写给中小学生的信了。作为被捧成女文豪的冰心老奶奶,竟然没有拿得出手的长篇作品,当然,她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短篇作品。以我的偏见,就冰心作文的水准,现在随便一个初三的女生,一个班里,写的比她好的,能找出十个八个,这还是往少了说。更别提和她同时代的张爱玲,林徽因,苏雪林,甚至苏青女士的文章,丢垃圾桶里不好意思拿出来发表的,也比冰心奶奶高一个档次。

当然,鲁迅是不屑于和冰心奶奶放在一起比较的,所以他从来不提冰心,但是,冰心还是愿意提一下和鲁迅认识的。要知道,鲁迅是当时的领袖人物,他也瞧不上冰心,他曾经在私人信中表示,当局竟然连冰心的文章也禁,太奇怪了。冰心写文章说她和鲁迅老先生见过面,说过话,但是,只有当事人知道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