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就有各大新聞媒體報道出,有韓國人來到中國旅遊,喫了螺螄粉,覺得味道十分獨特而且真的美味,回國後就在網上宣稱螺螄粉是其大韓民族的特色美食,並號召韓國網友爲螺螄粉申遺。面對韓國人的這種行爲,螺螄粉之鄉柳州最近就站出來表示,我們已經在爲螺螄粉申遺了。

【念天地之悠悠,何須哀人生之艱辛?談笑古今八荒事,看盡人間苦樂者。此新世紀,天下英雄皆不問出處。經歷社會事事千錘百煉之後,依然不忘初心。此去經年,怎留清白在人間,願你我歸來之時,風華正茂依舊還是少年。】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各有各的風味。這些文化孕育着我們中華兒女一代又一代的,早已經根深蒂固。從其他角度來說,只要是在中華大地上孕育出的特色文化,也是中華文化支流的象徵。如美食,在五千年的時間裏,在中華大地上繁衍出了各種各樣的美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講究。

我們縱觀中華美食文化的歷史,可以發現,我們的祖先對“喫”真的是非常講究的,從一開始的火烤,再到蒸,最後演變成了煎炒蒸烹炸等等做法。這些做法再結合各地的的文化,最後形成了八大菜系,如粵菜,湘菜,魯菜等等,這也說明了我們的祖先對喫的講究和重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其實,我們的美食文化,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們中華大地上的人,還影響着我們周邊的國家。

就拿我們最近的韓國來說吧,儘管韓國政府的“去漢化”政策已經實行很久了,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他們的文化與我們還是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的。而我們的中華文化至今還是在影響的韓國人,正因爲是這種強大的影響,韓國人就有了“反客爲主”的意識。近年來,韓國人就對我們中國的端午,漢字等文化動了心思,企圖通過申遺的方式變成自己的文化。而韓國人的這種行爲真的有點不要臉,恬不知恥的意思。

最近,就有各大新聞媒體報道出,有韓國人來到中國旅遊,喫了螺螄粉,覺得味道十分獨特而且真的美味,回國後就在網上宣稱螺螄粉是其大韓民族的特色美食,並號召韓國網友爲螺螄粉申遺。

韓國人的這種行爲引起了中國網友的憤怒,中國網友們紛紛在網上抨擊韓國人的這種行爲。有的網友在網上說,沒有文化的地方真的是什麼都想要,真的註釋了什麼是現代化強盜。也有的網友說,也許過不了幾年,連“霧霾”韓國人都可能要申遺了,其實宇宙都是韓國的。還有的網友表示,是不是以後喫螺螄粉都要到韓國去喫。

面對韓國人的這種行爲,螺螄粉之鄉柳州最近就站出來表示,我們已經在爲螺螄粉申遺了。衆所周知,螺螄粉是柳州的特色小喫,也入選了廣西非遺。而柳州的歷史文化發展,就是圍繞着螺螄粉發展的。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面對韓國人這種不要臉的行爲,也提醒了我們,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不要等失去了在後悔。那麼,各位網友們,你們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