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財經》APP 編譯

CBDC——國家數字貨幣是由國家監管機構發行和控制的虛擬貨幣,它們完全由國家監管。CBDCs並不是像大多數加密貨幣那樣去中心化——相反,它們代表的是法定貨幣,只是數字形式。

央行數字貨幣——爭議比共識多

發行CBDC的央行不僅成爲其監管者,也成爲其客戶的賬戶持有人。每個CBDC單元充當一個相當於紙幣的安全數字,通常由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提供支持。

CBDCs可以被視爲各國央行對加密貨幣日益流行的回應。加密貨幣是一種設計意圖上就繞過監管機構權限的貨幣。而CBDCs的目標是充分利用加密貨幣——即便捷性和安全性——並將這些特性與傳統銀行系統經受了時間考驗的特性相結合。傳統銀行系統的貨幣流通受到監管,並有儲備支持。

CBDC央行發行的加密貨幣或國家加密貨幣的概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政府。其中一些國家已經推出了自己的虛擬貨幣,一些國家還在繼續研究它們的經濟影響,而另一些國家——比如日本——則決定完全放棄這一想法。

上週,10月20日,日本央行副行長Masayoshi Amamiya重申了他對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CBDC)的負面立場,稱CBDCs不太可能改善現有的貨幣體系,因爲通過CBDCs控制經濟只有在央行將法定貨幣從金融體系中剔除的情況下才會奏效。

10月25日,IBM區塊鏈世界電訊和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聯合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全球性金融機構認爲,央行應該開發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CBDCs)。

該調查發生在在2017年7月至9月,研究調查中有21家央行,他們都是OMFIF 成員。報告指出,參與者未能就政府是否應該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達成妥協,而且在管理和訪問這些CBDCs的相關過程上存在分歧。

據報道,76%的受訪者對分佈式賬本技術(DLT)部署的效率表示不確定,而大多數接受調查的金融機構表示,他們認爲央行應該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儘管如此,38%的參與調研的金融機構在積極探索和試驗CBDC,而其餘的62%除了提供有關全球金融機構對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的意見的統計數據外,在這個領域完全不活躍。

這份報告還包括一些發行CBDCs的方法,以及就如何應對相關挑戰提供指導。

10月23日,總部位於英國的滙豐銀行(HSBC)一名高級管理人員的克雷格•拉姆齊(Craig Ramsey)聲稱,CBDCs和區塊鏈部署對現有銀行體系的實時總結算(RTGS)系統構成了“巨大挑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