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不僅體現着濃郁的江南文化基因,也蘊含着家國情懷的壯志豪情。今天,記者來到蘇州高新區鎮湖鄒英姿工作室,鄒英姿告訴記者,自己和工作室的繡娘們正在趕工一幅經典作品——由中國畫家董希文創作的巨型油畫《開國大典》。該畫作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瞬間。

470多萬針!鎮湖繡娘繡制《開國大典》

鄒英姿說想用刺繡的形式再現這幅紅色經典。“隨着蘇州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家鄉的刺繡文化也邁向了更加寬闊的舞臺。”鄒英姿說,感懷於這來之不易的發展歷程,希望通過自己擅長的刺繡,再現新中國誕生的那一刻,讓當下的人們重溫這激動人心的瞬間,從紅色記憶中汲取力量 ,不斷前行。

鄒英姿坦言,繡制《開國大典》並不容易。“畫面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以及背後的各界代表,都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史人物,不僅要繡出外表形象,還要繡出獨特神韻,這對刺繡工藝是很大的考驗。爲此,鄒英姿運用她首創的“滴滴繡”技法,在人物表現起到了形神兼備的作用。特別是偉人的臉龐,飽經風霜亦精神矍鑠,“滴滴繡”的針法恰能減輕絲線反光作用,使得人物氣質內斂而沉穩。

鄒英姿透露,用細膩的針腳展現出如此氣勢恢宏的場面是非常繁重的工作。今年7月起,她與工作室的9位繡娘們輪番上陣、夜以繼日合作趕工,作品共計四百七十多萬針,預計將在9月中旬收針,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蘇報融媒記者 陸怡 餘楊 文/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