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個故事、七位導演,50多位主演演員,他們用最大的誠意和努力,打造了這部獻禮影片,用總製片人黃建新的話說,“這是中國電影人獻給祖國最好的禮物”。管虎所拍攝的這個叫作《前夜》的故事,沒有習慣性地將重點放在開國大典這一光輝瞬間和天安門城樓上的偉人風采,導演將鏡頭拉遠、調低,聚焦在那個光芒萬丈的歷史瞬間之前,聚焦在面對歷史鉅變時個體小人物的生命體驗上。

一部電影,裏面有七個不同年代的重大歷史時刻,會不會太過熟悉,沒了驚喜?一部電影,交給風格不同的七個導演,又會不會故事散亂?一部電影,擁有50多位知名演員,從葛優到黃渤,從張譯到劉昊然,又從吳京到田壯壯,是不是數完了“星星”會不記得他們的表演?

昨晚,伴隨《我和我的祖國》155分鐘完整版在上師大劇院的首次放映,所有疑問都一一得到了解答。這部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黃建新擔任總製片人,張一白擔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華語頂級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獻禮影片,是好看的,甚至是好哭的。混雜着歡笑和眼淚,禮堂上空久久沒有散開的,還有一次次熱烈而由衷的掌聲。

《我和我的祖國》有多好看?又笑又哭,還有一次次掌聲

圖說:《我和我的祖國》“北京你好”海報 官方圖

第一次鼓掌:真實的“小”人物

全場的第一次掌聲,在第一個小故事結尾時候。當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鏡頭裏擠到領袖身後提醒他按下電動升旗按鈕的黃渤與他所扮演的林治遠的真實歷史照片相交疊;當林治遠的簡歷一行一行地出現在銀幕上,這個很少被人知道的原“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這個“中國工程設計大師”,這個天安門廣場第一根國旗杆與自動升降設施的設計和施工者,打動了所有觀衆。

管虎所拍攝的這個叫作《前夜》的故事,沒有習慣性地將重點放在開國大典這一光輝瞬間和天安門城樓上的偉人風采,導演將鏡頭拉遠、調低,聚焦在那個光芒萬丈的歷史瞬間之前,聚焦在面對歷史鉅變時個體小人物的生命體驗上。這也幾乎是《我和我的祖國》全片的敘事風格,沒有高舉高打,沒有宏大敘事,七位導演都努力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從小人物倒影大時代,講述普通人與大時代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

《我和我的祖國》有多好看?又笑又哭,還有一次次掌聲

圖說:《我和我的祖國》“前夜” 海報 官方圖

開國大典的升旗儀式,不僅是新中國首次使用電動裝置升旗,也將升起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意義重大,不容有失。“立國大事,必鞠躬盡瘁”,徹夜不眠的林治遠爭分奪秒地反覆調試以確保“萬無一失”,只因他知道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的不只有廣場的20萬羣衆,還有全國的四萬萬同胞。電影裏,向來恐高的黃渤最終克服心理障礙,爬上20多米高的廣場旗杆,解決了最後一個技術難題。現實中,林治遠採用不同管徑的四根無縫鋼管焊接而成的旗杆一直使用到1991年4月,歷時42年,現在被收藏並陳列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內。

第二次鼓掌:熟悉的導演們

第二次鼓掌,來自於“奪冠”的間隙。徐崢導演的《奪冠》則是詼諧的、幽默的,尤其是融入了他個人成長記憶的。時年12歲的徐崢應該跟電影裏一樣,在上海石庫門的窄小弄堂裏,跟爺叔伯伯阿姨嬸嬸們湊在一臺接了天線的小電視機前,一起見證了中國女排的奧運奪冠。導演張建亞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弄堂爺叔,每一句”上海閒話”幾乎都要抖落一個包袱,很是發噱;上海觀衆最親切最熟悉的上海阿姨張芝華依舊很接地氣,搖着扇子管教着自家男人。可以說,從鏡頭語言到敘事節奏,從笑點設計到剪輯習慣,《奪冠》都很徐崢。

《我和我的祖國》有多好看?又笑又哭,還有一次次掌聲

圖說:《我和我的祖國》“奪冠”海報 官方圖

這也是《我和我的祖國》這部獻禮作品的可貴之處,幾乎每個導演都很好地保留了個人的影像風格和敘事習慣,這讓兩個半小時多電影很有嚼頭。比如甯浩與葛優合作,讓這個關於北京奧運開幕式門票的故事,立馬裹上了有趣的衚衕味兒;薛曉璐導演的《迴歸》中,“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在小小的天台,也在璀璨的香江奏響,女導演的細膩、柔情一覽無餘;又比如陳凱歌不僅詩意地將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着陸這一重大歷史瞬間藏進“白晝流星”這個名字裏,更將鏡頭對準大漠的日落和日出,迎着紫紅色的陽光,少年陳飛宇和劉昊然策馬奔騰穿過茫茫戈壁的長鏡頭,像是一首浪漫的詩。

第三次鼓掌:獻給赤子之心

第三次熱烈地鼓掌,出現在影片的最後一個故事尾聲。導演文牧野拍攝的《護航》,講述了2015年9月3日天安門閱兵,以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閱兵的歷史事件背後,空軍殲10梯隊中,爲保障任務完成的備飛女飛行員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夢想,也關於成全的故事;是一個關於紀律部隊,也關於個人奮鬥的故事。作爲七位導演裏最年輕的一個,80後文牧野昨晚與管虎一起來到了上師大的學生們中間。他看完電影握緊拳頭說,很驕傲很激動很自豪,他還這樣回答學生的提問“什麼時候你離‘祖國‘最近?’——當這個電影結束,全場的同學掌聲雷動的時候,當你們流淚、歡笑的時候,你們的每一分感動,都讓我覺得自己離’祖國‘更近了一些。”話音未落,現場掌聲再一次響起。

《我和我的祖國》有多好看?又笑又哭,還有一次次掌聲

圖說:《我和我的祖國》“護航”海報 官方圖

這掌聲不僅僅是給予青年導演文牧野的鼓勵,更是爲《我和我的祖國》全劇的赤子之心。管虎執導的《前夜》中,黃渤、歐豪、耿樂、梁靜、王天辰全部零片酬出演;張譯爲了更像受過輻射的原子彈科研工作者,專門嚮導演張一白申請了十天時間減肥,每天只喫黃瓜,足足瘦了15斤;爲了真實還原神舟十一號着陸的重大歷史時刻,陳凱歌前所未有地邀請到當時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參與電影拍攝,片中爲兩位開啓艙門的開艙手,現實中曾爲多個返回艙開啓艙門,其他參演的航天工作人員也都參與了當年的搜索工作。不僅如此,劇組更做到了道具真實,不僅特種車輛、返回艙降落傘是當時的實物,連片中兩位航天員的宇航服亦是當年穿過的………七個故事、七位導演,50多位主演演員,他們用最大的誠意和努力,打造了這部獻禮影片,用總製片人黃建新的話說,“這是中國電影人獻給祖國最好的禮物”。(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