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影響後者的續駛里程、整車成本和使用體驗,也是造成多起引發社會關注的電動汽車起火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電池技術一直是學術界、汽車製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的研發重點。

本課程從動力電池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入手,介紹電池建模方法、電池狀態估計算法。重點針對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系統介紹其設計與實現技術以及測試與驗證方法。同時也可爲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互動交流學習的平臺。

授課對象

新能源汽車技術相關整車企業的工程師及研發人員

動力電池技術相關零部件供應商的工程師及研發人員

對電池技術感興趣的投資人及企業管理人員

課程收益

全面瞭解並掌握動力電池建模及狀態估計算法

全面瞭解並掌握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技術

全面瞭解並掌握電池管理系統設計及實現方法

全面瞭解並掌握動力電池測試與驗證方法

與主講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與可能的合作機會

講師簡介

戴海峯,博士,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

2008 年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博士畢業留校工作,現爲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入選同濟大學青年英才計劃,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爲:汽車電子、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及成組、車載充電機、新能源汽車 HIL 測試系統等。

發表四十餘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SCI、EI 收錄二十餘篇;合著《汽車嵌入式系統原理、設計與實現》(電子工業出版社),獲上海教育基金會二等獎;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ISA Transactions》、《IEEE Transactions of Vehicular Technology》和《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等 SCI、EI 源刊的審稿專家。近年來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及校企合作橫向課題。

課程內容(2 天)

時間

內容

第一天

11月22日

1. 基礎概念及理論

1.1 電池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主要介紹電池系統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術語定義;

電池單體及模組內部的基本組成;

介紹動力電池單體充放電中的內部電極過程;

介紹動力電池模組充放電過程中的電壓、電流表現。

1.2 電池主要性能參數及測試方法

介紹電池主要性能參數及如何通過測試方法獲取這些性能參數。

1.3 電池基本特性及分析方法

介紹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基本電壓、電流特性,並介紹其時、頻域的分析方法;

介紹電池的熱特性測試及分析方法;

介紹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應力-應變特性測試及分析方法;

介紹電池從單體到組成模組過程中的特性測試及分析。

2. 電池建模及狀態估計算法

2.1 電池模型分類及建模方法

介紹動力電池的電特性模型及其分類,介紹電特性模型的數學表達推導;

介紹動力電池的熱特性模型及其分類,介紹熱特性模型的數學表達推導;

介紹動力電池的壽命及老化模型;

介紹動力電池的熱-電-壽命耦合模型。

2.2 電池模型參數的辨識算法

介紹動力電池集總參數的電特性模型時域和頻域參數辨識方法;

介紹集總參數熱特性模型的離線及在線參數辨識。

2.3 電池 SOC 估計算法

討論 SOC 的定義及物理意義;

介紹主流的 SOC 估計算法及其設計思路;

討論 SOC 估計中的主要難點、存在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思路。

2.4 電池 SOH 估計算法

討論 SOH 的定義及物理意義;

介紹經驗法和基於在線參數辨識法的電池 SOH 估計算法及其設計思路;

討論 SOH 估計中的主要難點、存在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思路。

2.5 電池功率預測算法

討論電池功率的定義及物理意義;

介紹電池充放電功率計算的基本原理;

介紹電池功率預測算法的設計思路;

討論功率預測中的主要難點、存在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思路。

2.6 電池內部溫度估計算法

討論電池內部溫度估計的意義;

介紹電池內部溫度估計方法的分類及基本原理。

3. 電池熱管理系統技術

3.1 電池溫度特性及熱管理系統技術現狀

介紹電池的溫度特性及其熱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

介紹電池熱問題的主要技術點;

介紹電池熱管理系統的技術現狀。

3.2 電池的熱特性及單體電池熱建模

介紹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產熱機理及電池發熱功率建模;

介紹電池的內部溫升及產熱機理,介紹電池的溫升及導熱建模;

介紹電池熱特性模型分類、原理及基本參數;

介紹基於單體熱模型的電池熱問題分析及設計。

二天

11月23日

3.3 電池熱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法及基本流程

介紹不同熱管理方法的對比;

介紹電池熱管理系統設計的一般流程。

3.4 電池低溫加熱技術

介紹電池的低溫特性;

介紹現有電池低溫加熱技術現狀及基本工作原理。

4. 電池管理系統設計及實現技術

4.1 電池管理系統的功能定義及基本架構

介紹電池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定義;

介紹電池管理系統的典型拓撲及其特點。

4.2 電池管理系統的硬件設計

介紹電池管理系統的典型硬件電路模塊設計,包括:電池均衡、高壓採樣、絕緣檢測、繼電器驅動等。

4.3 電池管理系統的軟件設計

介紹電池管理系統的基本軟件結構;

介紹電池管理系統的故障診斷及標定;

介紹電池管理系統典型軟件模塊的設計及實現。

4.4 功能安全(ISO 26262)在電池管理系統設計中的考慮

介紹功能安全基本概念;

基於功能安全流程介紹電池管理系統的軟硬件設計。

5. 電池系統開發中的測試及驗證

5.1 動力電池系統測試背景

5.2 動力電池評估性測試

5.3 動力電池系統開發測試

5.4 動力電池驗證性測試

5.5 國內外測試標準現狀及分析

5.6 常見測試設備及測試注意點

開課信息

開課日期:2018 年 11 月 22 日 -  23 日

上課時間:9:00 – 16:30(午餐 1 小時)

主辦單位:中國汽車產業培訓基地

開課地點: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安拓路 56 弄  汽車創新港 

培訓規模:30 – 40 人

課程費用:3800 元/人;3 人 [含] 以上同行,3500 元/人(含午餐、茶歇)

報名諮詢

添加微信號:autoHS,電話:‭1830 1858 119‬或者 掃描以下二維碼

請註明「培訓

注意事項

爲確保您上課的權益,報名後,若未收到任何回覆,敬請來電諮詢確認。

爲尊重講師的知識產權,僅提供紙質講義一份。

本課程因人數或其他因素造成課程取消,產培基地將無息辦理退費,敬請見諒!

厚勢-中國汽車產業培訓中心課程

厚勢汽車和中國汽車產業培訓基地進行戰略合作,針對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聯合推出一系列經典課程,爲沃爾沃、上汽集團、吉利、長城、豐田、廣汽集團、奔馳、一汽、大衆等車企提供多次高品質培訓服務。參加本課程的學習,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能和來自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等汽車、計算機、人工智能的教授和專家,以及來自各大車企和主流供應商的學員一起交流。

近期課程預告

以下課程通知將陸續發佈,敬請關注公衆號iHoushi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及汽車動力電池管理系統

日期:11 月 01-02 日

主講:張希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創新中心

已開課程

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及其控制技術

日期:09 月 12-13 日

主講:朱莉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

自動駕駛感知、定位與路徑規劃技術

日期:08 月 15-17 日

主講:陳廣博士、趙君嶠博士、張林博士,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研究所

智能汽車——從功能體系到整車架構

日期:07 月 10-11 日

主講:殷承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

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匹配及能量控制技術

日期:07 月 05-06 日

主講:宋珂博士,同濟大學汽車學院

汽車數字化工廠和工業 4.0

日期:05 月 20-22 日

主講:王教授,同濟大學

中國汽車產業培訓基地(AIT)由上海國際汽車城創辦,是以汽車前瞻技術培訓爲主導的專業汽車人才開發平臺,主要提供政策法規解讀、汽車技術培訓、企業課程定製、認證類與合作專題、崗前實務培訓等幾大業務服務,總部位於上海市嘉定區汽車·創新港。

「中國汽車產業培訓基地」立足汽車產業前沿領域發展需求,積極開發、運營涵蓋新能源、智能網聯等新興領域以及汽車電子、技術研發、造型設計、汽車金融、人力資源、企業管理等方面培訓項目,採用專家授課、案例研討、實景訓練、體驗參觀等豐富模式,每年開設精選課程 100 餘場。指導合作單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SAE International、同濟大學、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等。

責任編輯:啜小雪

-END-

文章精選

企業家

馬斯克和賈躍亭 |福特CEO下臺|正道汽車仰融

任正非裁員|電池大牛凱爾提離開特斯拉

智能駕駛

BBC自動駕駛紀錄片

爲什麼說百度阿波羅畫虎不成反類犬

車載雷達通信系統綜述

智能時代測繪與位置服務領域的挑戰與機遇

新能源汽車

全國50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大盤點

鋰電池發展趨勢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進程

蘋果收購特斯拉?|豐田和特斯拉決裂

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綜述及展望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項目和評論

以色列最強10家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37個汽車分時項目盤點百度投資蔚來汽車

馬化騰或爲共享單車最大贏家|汽車產業3大趨勢

Momenta獲$4000萬B輪

百度系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Pony.ai 的突圍之路

這些大神從Google出走,創辦了五家(命運各異的)無人車公司

無需基礎知識,理解自動駕駛高精度行車定位技術

爲您對接資本和產業

新能源汽車 自動駕駛 車聯網

聯繫郵箱

[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文章「蘭德公司:道路成爲實驗室,司機、乘客和行人被迫參與自動駕駛測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