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的马岛战争是冷战期间规模较大的一次局部战争,也是日渐衰落的英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捍卫领土的决心,更是让世界意识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一普遍规律的正确性。

1982年3月,阿根廷强行登陆马尔维纳斯群岛东侧的南乔治亚岛,同年四月发动两栖作战,英国随即展开反击,先是从联合国层面拿到授权,即若阿根廷坚决不从该岛撤离,可对其实施无差别的军事打击,接着集结国内兵力直扑马岛,两艘航母载着20架战机逼近该岛,特混舰队几乎全军出动,58艘民船专门负责后勤,这支漂亮而又整齐划一的庞大队伍步步紧逼。

英国利用所征调的强大海军部队对马岛形成海陆空立体封锁,将阿根廷所有的出路全部锁死,再派出轰炸机将该岛上的阿根廷机场炸成废墟,把制海权牢牢握在手中,最终遥远的英国战胜了近在眼前的阿根廷,刚上任两年的“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由此赢得了国内人民的普遍尊重。

那么,为何这场战争会一边倒呢?阿根廷会得不偿失呢?

其一,就在于动机不纯,站不住脚,而阿根廷之所以发动此次战争,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将国民视线全部转移到马岛上,而忽略本国的经济困境。

当时,阿根廷GDP仅有840亿美元,而英国就达到了4900亿美元,几乎是阿根廷的五倍。同时,阿根廷本国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工人罢工日益严峻,生产几近停滞,这样的经济状况几乎是难以支撑一场战争的,只能是被人吊打。

其二,错误的估计英国绝不会插手,根本不会远渡重洋收复自己的海外领地,因而没有做好战争准备。

当时,阿根廷并不具备掌握马岛制空权的能力,空军装备的幻影5战机甚至刚从机场起飞一分钟后,不得不返回基地,因为没油了,即使飞到预定地点,也只能被英国战机吊打,成为空中活靶子。照这样的态势,阿根廷要想掌握制空权简直是痴人说梦。

其三,阿根廷并没有得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支持,即使原来关系要好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自己,为英国提供情报支持以及其他必要的措施,甚至还配合英国对阿根廷实施制裁。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欧美国家与英国的关系显然要比阿根廷更铁。而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使得阿根廷成为了无根之木,任人宰割。

总之,此战就是阿根廷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