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沙特突然宣佈換儲,年輕的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副王儲“轉正”。

由於國王薩勒曼年邁,實際權力主要掌握在穆罕默德王儲手中。

新王儲野心勃勃,上臺後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推動沙特各層面的改革。

作爲沙特改革的新主導者,穆罕默德王儲早在2016年推出了雄心勃勃的“願景2030”。

上臺後,王儲推行了系列改革措施:廢除電影院禁令,結束了沙特人民得打飛的去鄰國看電影的尷尬歷史;廢除女性駕車禁令,從此沙特女性也能光明正大在大街上開車了;發動一場雷厲風行的反腐風暴,抓捕了十多位王子和大臣,沒收了上千億美元的資產。

王儲在國際上營造了開明、開放的形象。

3月,穆罕默德王儲開啓了長達21天的訪美之旅。

擯棄長袍、穿上西裝的王儲,走訪了美國五大州和哥倫比亞特區,與美國數十位政界、商界大佬們談笑風生。

王儲的這次美國行相當成功。《時代週刊》把他作爲4月的封面人物,將其形容爲“魅力攻勢”(Charm Offensive),還稱自1959年赫魯曉夫“驚動世界”的訪美13天之後,美國人民已經好久沒看到這樣的訪美陣仗了。

但穆罕默德上臺後,在政治上極爲保守與與壓制。

首先,抓捕異議人士、打壓言論自由,容不得任何有可能動搖王室根基的聲音和行爲。

其次,逮捕數名爭取女性合法權益的人權活動家,飽受國際社會詬病的男性監護制度也沒有被廢除。

再次,高調反腐,更被看做是“一箭三雕”的事:其一,順應了沙特國內,尤其是年輕人要求懲治腐敗的訴求;其二,將對王位威脅最大的幾位競爭對手一掃而盡;其三,新成立的反腐委員會權力極大,隨時可以對涉嫌腐敗的官員展開調查。

第四,外交上,插手也門內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扶持“代理人”戰爭;聯合埃及等國封鎖愈來愈獨立的“小老弟”卡塔爾;處決什葉派“恐怖分子”,與宿敵伊朗大打外交戰;干涉黎巴嫩內政,拘留總理哈里里並逼迫其辭職。

沙特國內外最激烈的聲音認爲,王儲通過建立一個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集權的政權,使沙特回到“黑暗時代”。

卡舒吉的失蹤對王儲本人以及沙特的負面影響可能很大。

一家親土耳其政府的媒體18日公佈了一系列有時間標記的照片,這些照片顯示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身邊的一名親近隨從在10月2日事發時出現在沙特駐伊斯坦布爾的領事館內,時間就在卡舒吉進入領事館失蹤前幾個小時。

沙特王儲親信進入沙特駐土耳其領館,是否涉嫌記者失蹤案?

此前,沙特當局否認對卡舒吉失蹤事件有任何關聯,並表示他們正在調查。

這些公佈的照片是迄今爲止最引人注目的證據之一。

這名隨從的身份被確定爲Maher Abdulaziz Mutreb,他與沙特王儲有着親密的關係,這也將卡舒吉失蹤和可能的死亡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聯繫起來。

一個國家不能搞“作秀”式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最終必然難以成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