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俗語文化中常說:“女大十八變”,那麼這裏的“十八”是指女孩子的年紀長到十八歲了纔會生髮變化。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有記載,龍女是位通神善變最後成佛的神奇女子,具菩薩行,坐蓮花座,成等正覺,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普爲十方一切衆生,在南方無垢世界廣說妙法。

中華俗語文化中常說:“女大十八變”,那麼這裏的“十八”是指女孩子的年紀長到十八歲了纔會生髮變化?還是說女孩子長大後會有十八個方面的變化呢?

一直弄不清楚到底是哪個意思,中華文化中,女子十五歲及笄,要說變化也是十五左右變化大,怎麼就是十八了呢?

“女大十八變”是什麼意思?“十八”隱藏着什麼文化背景?

顯然所糾結的兩種解釋,似乎都不正確。“女大十八變”的“十八”,即不是說年齡,也不是說十八個方面的變化。

那麼,“女大十八變”,是出自哪裏呢?

發現其源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幽州譚空和尚。有尼欲開堂說法。師曰:“尼女家不用開堂”,尼曰:“龍女八歲成佛又作麼生”。師曰:“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尼曰:“得也是野狐精。師乃打趁。寶壽和尚問。除卻中上二根人來時師兄作麼生變”。師曰:“汝適來舉早錯也。”壽曰:“師兄也不得無過。”師曰:“汝卻與我作師兄,壽側掌雲。遮老賊”。

“女大十八變”是什麼意思?“十八”隱藏着什麼文化背景?

龍女爲什麼有十八變呢?

在《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有記載,龍女是位通神善變最後成佛的神奇女子,具菩薩行,坐蓮花座,成等正覺,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普爲十方一切衆生,在南方無垢世界廣說妙法。所以龍女有多種變化。

在傳統文化經典中《易經·繫辭》有“十有八變而成卦”之說。在數字文化裏,“十八”是三、六、九的倍數。而“以三爲全”的觀念早就出現在中國文化史述中。

中華文化又有,“三”的倍數“九”有完整化、集大成的意思。

根據《史記·律書》記載:“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還有《太玄經·進及其他篇》記載:“三,終也,數之極也。”可見,“三”雖然是最小的數單元,表達的卻是最低限度的多。

“女大十八變”是什麼意思?“十八”隱藏着什麼文化背景?

胡樸安《俗語典》稱:“凡事物之多變者,俗並以十八言之”。意即“十八”在很多場合並非嚴格的確數,而是指代物之量廣。

這些“十八”倍數的數字,在數量上遠遠大於“十八”,但在很多場合中仍然和“十八”一樣用來表示“多、廣、雜”。

傳統文化中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義。沒有具體數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八里紅”;地方有“十八灘”、“十八盤”;佛教中則有“十八羅漢”、“十八層地獄”;人物有“十八娘”、“十八姨”,音樂有“胡笳十八拍”;俗語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等等。

“女大十八變”是什麼意思?“十八”隱藏着什麼文化背景?

“十八”在社會生活中廣泛運用,還表現在一批“十八”的變量具有同樣的指代作用,如三十六洞天、三十六計、七十二變、一百零八將、三百六十行等等。

“女大十八變”,亦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的具體使用,漸漸演繹到現代,“女大十八變”是指女子在發育成長過程中,容貌性格有較多的變化。大多是用來誇讚女孩越變越美麗之意。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