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名爲ispace的日本公司最近宣稱,他們打算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並使其客流量達到每年萬人左右。

載人登月不可能一蹴而就,ispace也確實制定了兩項前期任務。

例如,其計劃在2020年代中期發射一顆探月衛星,以進入月球軌道爲任務目標。他們期待這顆衛星能拍攝一些月面照片,並驗證未來任務的導航系統。

該公司還設計了一臺月面巡視器,由兩臺漫遊車組成。這兩臺“車”一大一小,通過線纜連接,以滿足供電和通信需求。他們希望巡視器能在月面軟着陸並生存一天以上,如果能完成更多探索,將被視爲額外的收穫。上述兩項任務都需依靠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實施發射。

然而無論是繞月探測還是落月巡視,全世界已有不少國家和組織實施過。就ispace目前公佈的內容來看,其計劃在複雜性、持續時間等方面,與此前已經實施過的一些探月任務相比實在是“小兒科”。對於載人登月,如果僅憑這樣的任務去打前站,無疑遠遠不夠。

ispace首席執行官袴田健還透露,該公司正在研發從月球極地開採冰層並轉變成火箭燃料的技術。“在2030年前後,我們期待能夠研發推進器燃料並且將它提供給太空中的火箭。”他向媒體表示,希望到時候已有數百人在月球或月球軌道中工作,建造一個工業基地。

對於這項計劃,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作出了評價:“異想天開。”他說,“別說2040年,2100年也不可能實現。”

楊宇光表示,比照美國最新提出的航天規劃就能看出,袴田健的願望只是不切實際的空想。

9月24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佈《國家太空探索活動報告》,其中在月球計劃中提出,從2019年“開始登月架構及任務分析,以支持美國航天員不晚於2029年登陸月球”。在相關計劃中,NASA將在月球軌道建立“深空門戶”空間站作爲母艦,由宇航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打造一款巨型月球着陸器,在母艦與月球之間往返,每次搭載4名航天員在月面逗留2周。

楊宇光認爲,美國此項計劃面臨的技術挑戰極大,但其憑藉雄厚的技術基礎開展技術攻關,還有望在2030年左右實現目標。不過,如果說“洛馬”公司把4個人送上月球都大費周折,一家沒有多少技術積累和工程經驗的私營公司憑什麼能送去幾百人?

對於錢的問題,袴田健顯得很樂觀。他聲稱ispace已經籌集到9500萬美元,足以完成探月衛星和月面巡視器項目。除了市場資金,日本政府於3月宣佈,將在5年內向太空初創企業提供9.4億美元的資金扶持。這想必也給袴田健帶來了底氣。

但楊宇光認爲這並不足以實現袴田健的夢想。“別說在月球兩極建基地開採,地球南極每年又有多少人能去科考?”他說,“相比之下,月球開發的運輸、維護成本高出何止萬倍。”

ispace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的夢想是好的,但不能不切實際,更不能以此爲噱頭,大量籌集資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