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一词最早出现在满族语言当中,大多数人更习惯于称呼它为北海,曾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区,后来在一些条约中被迫割让给了俄国,关于这片美丽的地方曾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

西汉年间,匈奴崛起,掌控北方大片区域,"苏武牧羊"所说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附近,在异国他乡,依靠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家园的向往,只身一人度过了十九个寒冬,这份坚守最终换来了回报,他如愿以偿回到了生养自己的地方,而他的名字也因为这样的传奇故事永垂不朽。

后来,鲜卑族又得到了这片地域的控制权,十几年的时间内政权交替,这里也换了许多名字,隋唐年间,大唐军队击败突厥,重新将这里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可见这里有令人向往的魅力,让众多势力挤破头来抢夺。

到了宋朝时期,贝加尔湖的主人又换成了蒙古人,众所周知蒙古内部又有许多分支,各个部落轮流看管,虽说经历了数位主人,不过贝加尔湖畔的居民们却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从未改变初衷,元朝时期,正式在这里设置行省制度。

明朝国力强盛,周边许多小国都甘愿俯首称臣,名义上贝加尔湖也是明朝领地,实际上却长期处在瓦刺控制之下,到了后来清朝统治者卖地求荣,正式将贝加尔湖拱手让人,自此彻与中国失去了联系。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世界各国都看到了清政府的无能,纷纷前来强夺财物,俄国更是可耻,逼着蒙古独立,趁机吞并西北大片区域,在尼布楚设立司令部,开始武力入侵,一步一步蚕食中国疆土。

后来双方达成和解,开启了双边贸易,在京城到处都是俄国商队,他们用廉价的羊毛强行换取了众多精美丝织品,将中国的财富通通搬运回去,另一方面也从未放弃过使用武力,他们派出了许多军队在边境肆意抢夺,给清政府施加压力,面对清廷毫无威慑力的抗议,俄国人怎么可能会放弃占便宜的机会。

清朝一怒之下决定关闭商路,禁止俄国人往来贸易,后来忍无可忍的俄国人派使者前来谈判,要求重新开启贸易,康熙却死咬着不答应,不过却同意了俄国使者可以在京城活动,哪里想到这些使者在京城从事“间谍行为”。

康熙驾崩之后,俄国人看到了希望,再一次前来谈判,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贝加尔”地区必须由俄国接手,软弱无能的清朝最终做出了让步。

很多人对于这段历史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认为清朝崛起之后实力范围并没有覆盖这里,“贝加尔”一直游离在清朝统治之外,这里的居民早就迁回了蒙古,甚至就像香港一样,在割让时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地方存在,正是这种不在乎,让中国丢了一块又一块的小领土,积少成多最终后果十分严重。

还有的人说到当时清政府正忙着对葛尔丹,割地是为了拉拢俄国人,再就是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深入人心,统治阶级认为寒冷的贝加尔地区不适合作物生长,同样也不适合居住,气候恶劣让人们从心底没有重视,毕竟没有人愿意放弃富饶的中原跑到这里受冻。

俄国人不同,他们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当中,贝加尔湖一直是他们想要争取的地方,还有就是当时俄国实力强盛,清政府根本惹不起,从而丢掉了这里的控制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