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 吳曉波頻道(ID:wuxiaobopd) 文 丨巴九靈

疫情就如一面“放大鏡”,放大了每一家企業的財務報表。

近日,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的現狀,其中一項是——如果不開工,企業還能維持多久?

數據顯示,34%的企業只能維持 1 個月,17.91%的企業能維持3個月,僅9.96%的企業能維持 6 個月以上。

“預計本次疫情對公司2020年營收影響程度”這項中,29.58%的企業估計疫情導致 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只有4%的企業認爲下降幅度低於10%。

小巴發現,幾乎所有的數據都指向了三個字——現金流,現金流,現金流。

而最近小巴看到刷屏朋友圈的一些觀點,也大多如此。比如,朱嘯虎發朋友圈稱:今年比非典還嚴峻,對很多創業企業是生死關,一定要嚴控成本,死卡現金,最少要保持假設沒有收入的情況下6個月的現金,最好有12個月,根據這個來倒算成本。

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認爲:收入突然降爲0時,企業賬上的現金可用月數超過18個月,非常安全;超過12個月是相對安全;低於6個月處於危險邊緣;只能維持3個月,則處於危機之中。

按照投資人的觀點,企業現金流維持6個月只是個及格線,而按照上述調查結果看,有90%的中小企業不合格。

如今,疫情持續快一個月了,雖然有企業陸續復工,但大多數企業依然只能靠遠程辦公。尤其是對於餐飲、教育、旅遊、娛樂等需要線下聚集開展的行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血流得越多,生存的機會越渺茫。小巴發現,最近陸續有企業採取行動。

比如,通過融資來“輸血”。公開哭窮的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目前已獲得來自浦發銀行(11.070,-0.11, -0.98%)北京分行4.3億元的授信,甚至還有一堆投資機構排隊想投。

再比如,通過縮減人工成本來“止血”。2月10日,新潮傳媒復工第一天,就宣佈減員500人,高管集體降薪20%。

疫情,就如同一場企業現金流的終極大考。那麼,企業該如何“救命”?想要長久發展,又該如何儲備現金流?下面就來看看大頭的分析及企業案例。

企業應儲備多少現金流?一方面看公司所在行業,一方面看公司的行業地位。

從行業看,餐飲、工程類公司的現金流儲備往往比較少,而白酒、醫藥公司的現金流一般比較充沛。

從行業地位看,在行業內部擁有優勢地位,現金流的儲備就會相對較少。比如格力電器(62.070,-1.05, -1.66%)在行業內擁有強勢地位,有許多應付賬款,而應收賬款較少。

爲了保持現金流,我認爲企業有以下幾方面可以做:

1. 控制支出。寒冬時尤其要管控好市場營銷費用,也不要盲目擴張,盲目舉債;

2. 管理應收賬款。既要注重應收賬款的數量不要超過收入速度,也要注意應收賬款的質量,把呆賬、壞賬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3. 掌握好融資節奏。不要等要用錢時纔去融資,要在寒冬到來前備足糧草。

4. 提高在行業內部的競爭優勢。

目前,市場上很多觀點認爲疫情抑制了人們的短期需求,從長期看沒有大影響,因而對企業影響不大。實際上這種觀點是從行業角度來考慮問題,而非站在企業角度。

短期的經營困難可能直接導致部分企業被淘汰出局,而大規模的類似事件發生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所以,這時候國家要積極鼓勵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政策要向小微企業和民企傾斜,因爲他們的現金流壓力最大。

民企也要積極自救,短期看開源的可能性不大,節流非常關鍵,不該花的錢不花,員工工資和獎金延遲發放等,都是面對困難的舉措。

企業如何度過這次財務危機?我專門請教了財務專家閆靜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企業諮詢經驗,總結出6個救命的辦法。

1

尋求股東融資

股東拿錢進來之後,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股東追加投資,這會影響股權結構,很多公司可能不會輕易這麼做。

另一種是把這部分資金當作股東的借款,給股東一個高利率,等度過危機後再連本帶利還給股東。就算公司倒閉,股東借款的償還優先級是在股權之上的,這也會保護股東這部分的利益。

2

儘快賣出存貨

存貨打折出售換成現金,這可能需要犧牲一點利潤。

3

向客戶預收款

假如你是做連鎖火鍋店的,可以向顧客賣儲值卡,一次性儲值2000塊,以後喫火鍋打6折(大幅高於平日折扣)。

未來會損失一些利潤,但短期可以通過預收款獲得一些現金流來救命。

4

提前收回應收款項

應收款項會遇到的問題是:別人家也沒米下鍋了,怎麼辦?可以藉助三個金融工具。

第一種,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把應收賬款的收款權抵押給銀行,做短期的貸款融資,日後要按約定期限償還貸款和利息。

第二種,應收賬款保理,把應收賬款轉讓給銀行或者保理公司,他們會根據風險折掉一部分資金成本後,把剩下的資金先行給你。做保理後,應收賬款的所有權就轉讓給了銀行或者保理公司,到期由他們直接收回款項。

第三種,應收票據貼現,用未到期的應收票據來向銀行融通資金,銀行會按票據的應收金額,扣除一定期間的貼現利息後,將餘額支付給你。

5

延期支付應付款項

指的是在一定期限內的應付賬款、銀行利息、房租、員工工資、社保費用等。這塊可以密切關注所在省市的一些政策。

另外,如果一些員工不着急用錢,可以延期領取工資,支付一定的利息,比如年化12%,相當於員工把工資放在企業這做理財了。

6

削減酌量性固定成本

新產品開發費、營銷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等酌量性固定成本,特殊時期可以適當削減。

以上6種辦法都能起到效果,但都有代價,要麼需要犧牲利潤,要麼需要支付額外的資金成本。但都是爲了救命,先救命,再爭取時間治病。

困難時期,我們一直呼籲企業家儘量不要裁員,不要降低員工的基本工資,商之大者,爲國爲民,企業家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但現實是大量工資支出可能壓垮企業的現金流。

我的建議是:疫情當下或等疫情過去之後的一段時期,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推進使用“股權激勵”,既可節約當下現金支出,又起到激勵未來的作用。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每個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節約開支。蔚來汽車公佈員工的十三薪可以選擇拿股票,實際上也是用未來股權價值兌換當下現金支出的一種思路。

同時,目前也是企業篩選人才的好時機,從中挑選出價值觀趨同,有潛力的核心人才作爲股權激勵對象或預備對象。

具體操作上,可以嘗試推行限制性股權的激勵模式,先鼓勵核心員工出資(可以不直接掏錢出資,而是用遠期收入折抵的方式)購買股權,再根據服務期及業績完成情況分期解鎖,使得激勵對象獲得完整的股權。

同時在全面薪酬中推行低工資、高股票組合或中工資、中股票組合。比如,將激勵對象的現發薪資降爲原來的80%,減少的20%可用來購買公司股權。

當然,選擇權應該給到員工。

我認爲,適時推出與運用好股權激勵,或許能幫助企業重新建立組織關係,將真正爲企業提供價值的人才深度捆綁,將危機轉爲機遇。

春節是乳品業的黃金銷售季,線上線下都會出現全年的銷售高峯。比如在電商平臺上,往年蒙牛春節一個月的銷售基本能實現900%的環比增長。

所以,乳品企業都會在奶源、原材料、產能等方面做充分準備,大量投入廣告、營銷等,把春節銷售季當做一場必贏之仗來打。

這次疫情突發,帶來衝擊不可避免,尤其是物流方面,由於很多地方採取了比較嚴格的交通管理措施,導致我們的原料和產品運輸時間都變長了,影響了生產和銷售,提高了成本。

面對疫情,除了被動應對,我們還積極展開自救。

在上游領域,對與蒙牛簽訂長期生鮮乳購銷合同的牧場給予“保收購”“保供應”“保運力”“保資金”“保運營”五項支持,既是爲了佈局未來,也是爲了保證穩定的上游供應鏈關係。

在生產領域,從全球積極採購防護設備,除向抗疫一線捐贈外,也滿足各工廠基本需求;在品牌宣傳與銷售領域,提高了電商、“天鮮配”等智能無人零售、無接觸送貨上門等新渠道、新服務力度。

此外,還向抗擊疫情一線捐獻現金與乳品等共計7.4億元,以盡一家乳業企業的綿薄之力。

蒙牛能應對疫情衝擊,得益於這些年一直保持着充裕的現金流水平,即便去年在國內外做了幾個比較大的收併購案,但現金流依然很充裕,可以抵禦突發風險。

還有一個關鍵是,20年來,蒙牛已經形成了一套覆蓋全國、高水平的物流體系,這次在原料、產品和捐贈物品的運輸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最後,我認爲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打擊是暫時性的,也不會影響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根據過往經驗,較大的危機事件結束後,消費會迎來一波反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