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中新網

飛機上分區設置座位,每隔兩小時給乘客測體溫,機組人員穿着防護服12小時不喫不喝、不上廁所……近日,機組人員向記者講述了中國東方航空公司2月8日包機赴巴厘島接載滯留當地湖北籍旅客背後的飛行故事。

最高配置雙機組執飛機上三名乘務長

據悉,東航配置了雙機組執飛本次包機任務,機上乘務長達3名。

本次包機機長之一,東航廣東分公司飛行部總經理莫朝輝告訴記者,在疫情發生後,廣東分公司飛行部就成立了一個“粵鷹突擊隊”,以備隨時執行特殊飛行任務。

“在接到巴厘島包機任務後,我們飛行部班子立刻開了一個在線會議,初步確定了機組成員。作爲一名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我執行這樣的任務責無旁貸,所以主動請命。”莫朝輝說。

從廣州飛到巴厘島,再從巴厘島飛到武漢,此次包機航程長達8700公里,對於波音737機型,如果按正常人員配備可能不能滿足相關的規章要求。所以,東航決定按照大型客機運行規範的要求,用雙機長、雙機組這種最穩妥的方式來執行此次包機任務,可以說是以最高配置來執行。

“我是第一個報名的,當時沒想到疫情危險,心裏忐忑更多的是擔心選不上。”乘務長梁婷燕說,最終,他和劉博傑、余月月兩位乘務長成功入選。

分區設置座位每隔2小時給乘客測體溫

梁婷燕說,隨機醫生按照醫院防疫分區設置的原則,將三艙佈局的客艙分爲:經濟艙爲旅客區、超級經濟艙爲過渡區、公務艙爲機組區。

包機抵達巴厘島後,旅客由後艙門登機,全部安排在經濟艙區域,隨機醫生和一部分機組成員安排在超級經濟艙過渡區內。經濟艙最後三排不安排旅客,作爲飛行途中如有旅客出現發熱、咳嗽等情況時的留觀區域。機組成員如果要從旅客區前往機組區,則要在過渡區進行消殺工作才能前往。

劉博傑說,爲了做好疫情防控,登機前,客艙乘務員和隨機醫生會對每個旅客進行體溫測量,然後詳細記錄他的登機序號和座位號。然後提供消毒液爲旅客清潔雙手,換上一個機組提供的口罩,才允許其進入客艙。飛行途中,每隔2個小時就要對每一位乘客用體溫槍測一次體溫。體溫高於37攝氏度的旅客,隨機醫生會用水銀體溫計對旅客進行復查。當飛機落地武漢之後,武漢當地相關部門上飛機要求旅客填寫健康申報表格再次測量體溫旅客才能下飛機。

穿着防護服12小時不喫不喝

“巴厘島當時地面溫度高達32攝氏度,我們穿上防護服不到一分鐘,汗馬上就出來了。我們大概穿了12個小時,連在機場過站時也沒有脫下。”莫朝輝說,因爲飛行時間太長,又穿着防護服,所以這12個小時基本上不喫不喝,就這麼熬過來了。

“下飛機的時候,我是第一個脫防護服的。沒想到脫防護服也這麼難,脫的過程中一直被醫生提點應該怎麼做。我自詡是飛行方面的半個專家,這下真的感受到了‘隔行如隔山’是什麼滋味。”莫朝輝說,飛這一趟下來,很佩服一線醫護人員,每天穿着這樣的防護服,還要做那麼多工作。

劉博傑說,乘務員、安全員不止穿防護服,還戴着口罩、防護鏡、手套等裝備,穿好之後要12個小時不喫不喝、不上廁所。活動不如平時靈活,但根據隨機醫生要求,她們爲旅客準備了獨立包裝的點心食物和飲用水,在上客之前就提前放好在每個旅客的座位上,減少了穿着防護服送餐的過程。

“爲了更多旅客的團圓,我們可以犧牲自己的團圓。”莫朝輝說,下飛機前,旅客們給機組留下了一聲聲發自內心的感謝讓他覺得再辛苦也值得。從武漢回廣州的飛機上,機組請教隨機醫生怎麼脫防護服,“脫下來之後我們每個人頭髮都溼透了,感覺真是如釋重負。當時覺得能喝口水,去個洗手間就覺得特別滿足。”

木寺晨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持恆_NY92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