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22家券商爲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提供發行或承銷服務,涉及融資規模約爲275億元。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國泰君安、海通、華泰、中信建投、國信、申萬宏源、招商、興業、安信、國金、光大、平安、東海、第一創業、長江、天風、東方、興業、國海、九州、華金、華西共22家證券公司爲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提供發行或承銷服務,涉及融資規模達275億左右。

(原標題:22家券商投行戰“疫”14天參與承銷和融資275億元“抗疫債”)

爲疫情防控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幫助和支持企業完成重要項目建設和疫情防控工作,作爲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證券公司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債的發行承銷中,這也是券商利用資本市場專業優勢支持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之一。

今年2月份,面向疫區企業或募集資金用於疫情防控相關的“疫情防控債”密集發行。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已有59只新發疫情防控債亮相,發行規模合計達407億元,發債類型主要以短期融資券、公司債、中期票據、資產證券化、金融債爲主。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22家券商爲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提供發行或承銷服務,涉及融資規模約爲275億元。

14天新發59只疫情防控債22家券商參與其中

在五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出臺30條措施強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後,面向疫區企業或募集資金用於疫情防控相關的疫情防控債的報批速度大幅提升。Wind資訊數據顯示,自2月5日首單疫情防控債發行日起,14天內已有59家公司新發疫情防控債,發行規模達407億元。

作爲重要的金融機構主體,券商在此次抗疫發債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投入到爲疫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工作中。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國泰君安、海通、華泰、中信建投、國信、申萬宏源、招商、興業、安信、國金、光大、平安、東海、第一創業、長江、天風、東方、興業、國海、九州、華金、華西共22家證券公司爲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提供發行或承銷服務,涉及融資規模達275億左右。

此外,興業證券近日成功發行全國首單以證券公司爲主體的疫情防控債,募資規模爲30億元,票面利率爲3.1%。第二單以證券公司爲主體的疫情防控債將在近日發行,發行人爲長城證券。

疫情防控債發行速度快票面利率定價普遍較低

“其實從1月底,已經有很多券商在提前部署抗‘疫’項目的服務了。我們公司從1月底就強調,要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公司和項目的聯繫與支持,發揮自身業務優勢。”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所以在短短不到兩週時間,大家陸續看到券商參與疫情防控債項目,這並不稀奇。”

爲進一步瞭解券商推進疫情防控債的具體工作狀態,《證券日報》記者聯繫到一名負責某疫情防控債發行與承銷的券商人士。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爲了不影響辦公效率,做好疫情防控債的發行和承銷工作,我們一般是視頻、電話會議等工作方式交流,流程上也儘量簡化,以保障業務順利推進。比如,在瞭解該公司的融資需求後,我們第一時間安排專業團隊,協助發行人起草文件,並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及時完成發行工作,爭取早日能將資金投入到抗擊疫情產品的生產中。另外,監管部門對疫情防控債也非常重視,早在2月初便爲疫情相關企業的發債審批環節提供了‘綠色通道’。從結果來看,這次落地速度非常快。”

有研究人士發現,此次疫情防控債的票面利率定價普遍較低,對此,華泰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表示,“對比25只已發行的疫情防控債與同主體相近期限的其他債券的中債估值,疫情防控債的票面利率定價普遍較低,主要源於三方面因素。一是節後因疫情影響復工推遲,一些高等級主體推遲了發債計劃,而低等級發債主體發行更爲困難,當前疫情防控債的發債主體多是行業內或區域性龍頭企業,爲市場提供了一些優質資產。二是銀行出於同企業加深戰略合作的需求,以及響應監管層支持疫情防治的號召,也會對疫情防控債保持一定的配置額度。三是節後利率下行幅度較大,部分信用債的估值調整幅度較慢,導致票面收益率下行速度超過估值。”

一位券商人士判斷,“在監管部門及銀行、券商等發行承銷機構的共同推動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有更多疫情防控債陸續發行,發行節奏或加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