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方便食品公司「白家食品」於近日完成1.1億元A輪融資,由同創偉業集團領投,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和常州彬復現代服務業基金跟投。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增加工廠產能,完善線下銷售渠道和線上直供業務。

「白家食品」是國內快銷粉面行業的代表公司,業務包括食品研發、生產製造、產品銷售等。目前有“阿寬”、“白家陳記”兩大品牌,產品覆蓋傳統方便食品、新型方便食品、複合調料、即食醬料、休閒食品5大品類,共21個系列,100多款SKU。

品牌主要面向中產、白領、藍領和學生等羣體,滿足消費者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場景中對便捷主餐的需求。 據瞭解,白家食品近三年的年平均銷售增長率達45%,2019年銷售總額爲7.1億元,利潤較上一年實現100%增長。

疫情發生後,方便食品銷量走高,迎來新機會。據京東大數據統計,春節期間,京東平臺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白家食品」1月份以來的數據顯示,其線上、線下銷量均出現歷史性增長,天貓旗艦店的單天銷售額增長十倍以上;在沃爾瑪、北京物美等商超渠道的銷量也有大幅提高。團隊預測,如果2月份產能和物流能夠跟上,單月銷售額可能過億。

在方便食品行業,以康師傅、統一爲代表的方便麪品牌關注產品升級,佈局中高端方便麪市場。同時不斷有新品類和新品牌湧現出來,如36氪曾報道過的 自熱火鍋品牌莫小仙、 速食拉麪品牌番尼魚、 速食意麪品牌Airmeter氫刻 等。

在董事長兼總裁陳朝暉看來,「白家食品」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從“快銷粉面”切入新型方便食品市場,兼顧口味與便捷性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顯示,方便麪2016年的銷量較2013年減少80億包,方便麪銷量的下降代表了消費者對方便食品的需求升級,同期上漲的外賣需求量從側面反映了這種情況。在陳朝暉看來,「白家食品」的競爭對手不是傳統方便麪品牌,而是外賣和餐飲品牌。

「白家食品」在產品設計方面的理念是“餐飲快銷化”。即以餐飲粉面爲切入口,利用食品工業技術,改造傳統的方便食品,讓產品兼具餐飲食品的風味和方便食品的便捷性,滿足消費者“更美味、更便捷”的消費需求升級。其兩款“網紅產品”——白家“陳記酸辣粉”和“阿寬紅油麪皮”,目前銷量均已過億。

2. 構建完整產業鏈,快速應對需求變化和市場競爭

「白家食品」在研發、生產和供應鏈方面,已經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品牌可以根據消費者需求做出快速反應,比如一個新品開發,從立項策劃、研發測試、生產供應、到上線銷售,「白家食品」平均一個月可以實現。如果是不具備後臺基礎能力的電商品牌,最快可能要三個月。

另外,完整供應鏈能夠保障穩定供應。疫情發生後,企業在短期內做出應對,雖然出貨量和供貨量都受到影響,但總體保持了相對穩定的供貨體系。

3. 線下+線上營銷佈局

新品牌通常在線下銷售渠道上有所欠缺,而基於多年發展,「白家食品」積累起密集的線下營銷網絡,深入縣鄉市場、高校,和旅遊市場。全國銷售網點總數約爲70-80萬個,已進入95%的大型商超和賣場。

另外,公司在2016年完成企業戰略重組,由傳統營銷型品牌向互聯網型品牌轉變,重視線上電商渠道,以淘寶、天貓、京東爲主要平臺進行持續產品創新開發和精準投放,目前線上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40%,成爲新的增長點。

下一步,「白家食品」會繼續加快對市場需求的反應,更新升級產品。同時,提高產能,完善銷售渠道和營銷體系。據瞭解,企業希望能在2020年實現10億銷售額。

陳朝暉告訴36氪:“方便食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一方面,國內的中產人羣越來越大,有消費升級的需求,同時購買力提升。另一方面,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生活節奏加快,外出場景也越來越豐富比如旅遊、野營等。大家對食物的要求是更健康、更美味、更便捷。對我們食品行業而言,要跟得上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覆蓋好頭部客戶和意見領袖,也就是中產人羣,再依靠他們聚攏其他消費羣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