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在民族存亡危难之际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们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

它的失败引发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不断讨论与研究,过去的研究大多将失败归结为资产阶级经济基础薄弱或是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等原因。

今天咱们从科举制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可以为戊戌变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科举制作为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存在了一 千三百多年的制度,经历了从隋朝到清朝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影响也突破了选拔官吏的范围,扩展并渗透到了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研究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绕不开科举制,而作为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发生的一场变革,戊戌变法也注定无法避免科举制的影响 。

以科举制作为切入点 ,可以将影响戊戌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因素全面地 、系统地纳入研究过程 ,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举制对戊戌变法失败客观原因的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而作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改革派的力量就必须足够强大,足以抵抗保守派的力量,否则,改革就必定无法成功。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严重失衡 ,封建君主专制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一 )科举制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

科举制度实现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

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吏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阶级网罗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被官僚机构所吸收,充实和强化了国家统治机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吏,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够准确理解上级传达的政令,保证中央政令的畅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

同时,科举制源源不断地选拔优秀人才,促进了官员的新陈代谢,使在职官员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科举考试面向社会,人人都可以自进,实现了不同阶层在入仕道路上的机会均等,生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清代生员数量庞大,顾炎武这样描述道 :“合天下生员 ,县以三 百计 ,不下五十万人 ”。

清朝末年 ,中国绅士阶层人数与全国总人数的比例大概为 l: 250,也就是每250人里面就有一 位是受过科举教育的绅士,说明清朝末年的绅士人数比例是比较高的。

这样高比例的绅士阶层就形成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庞大的阶级基础。

(二 )科举制强化 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历史中,儒家思想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 文化的主流。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那么,科举制作为维持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必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用儒家思想武装广大绅士阶层的头脑。“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儒家文化具有了法律、制度的效力。”

科举考试的内容也以儒家经典为主体。

唐朝列入科举考试范围的九部经典和三部兼经,九部经典分别是 《诗》《易》《 周礼》《书》 《仪礼》 《礼记》 《春秋左传》 《 春秋公羊传》 《春秋毂梁传》,三部兼经分别是 《论语》 《孝经》 《尔雅》。

北宋时期, 《孟子》被列入兼经范围,所以考试范围共有十三经。

在元朝,把《周礼》与《仪礼》排除在考试内容以外,考试内容由十三经变为十一经。

到了明朝与清朝,虽然考试内容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在儒家经典的注疏使 用上把程朱理学的注疏当做唯一标准。

纵观科举考试 内容的变化,一千多年来都是以儒家经典作为主体,并且通过不断改变对经典的注疏,强化对考生的思想控制 。

(三 )科举制扩大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科举考试的对象是全社会,对一些特殊群体有特定要求,如:“童生应试,必须有廪保,以在学中之廪膳生为之,所保者有四项:身家清白,娼、优、隶、卒之子孙不得应试;并非冒籍;并无匿丧情事;无枪替情事。”

总而言之,科举考试的招生范围还是很广的,可以说对各个阶层都比较平等。

这样就给了下层民众进入上层的机会,刘海峰教授明确指出:“科举还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社会阶层流动,相当多的中层或者出身于中下层家庭子弟实现了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下层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努力夺取功名,提高自己社会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科举制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创造了稳定的社会条件,扩大了统治 的社会基础 。

科举制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扩大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有力地壮大了封建君主专制势力 。

与封建专制力量相比,资产阶级作为新兴出现的阶级,仅仅在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难以深入触及在科举制牢固护守下的君主专制政体,故动摇封建专制统治也就难以实现 。二、科举制对戊戌变法失败主观原因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着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差异悬殊的客观原因,也有着维新派策略失误、思想局限等主观原因。

维新派作为在科举制下首先觉醒的一批知识分子,虽然有着变法图强的先进思想,但也无法 避免科举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他们有着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所固有的弱点。

(一 )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弱点之一:严重脱离实际

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整日埋首故纸堆,研究儒家经典,满嘴之乎者也,重理论,轻实践。

另外,科举考试的形式在清朝越来越走向僵化,高度程式化的八股模式,使得知识分子多注重形式技巧,文章里很少有真知灼见,很少有自己的思想。

这两点原因使得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往往显得理想主义。

他们黯于世事 ,疏于政务 ,书生气十足 ,维新派也未能免俗 。

他们缺乏政治经验 ,以为只要实行新政, 就能使中国“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

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 ,是因为改革派已经掌握了实权,他们有实力去进行改革。

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很好地认清中国政治形势,认为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就能高枕无忧,最后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中国知识分子的脱离实际在维新派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通过康有为的经历,我们可以判断,康有为是一个热爱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影响的人,虽然以后他在接触了一些西方新事物,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现状之后,义无反顾地提倡变法,学习西学,废除八股。

但是,科举制、及其包含的儒家思想还是 深深地烙在了他的思想深处。

(二 )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弱点之二:因循守旧

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而儒家经典中总是提倡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今不如昔和所谓圣人之言天经地义、是不可移易的真理等等思想,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长期受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的束缚,以孔子为信仰,以圣经贤传为正统,认为 “我国家之学,五帝三王之所贻,列圣之所植 ”神圣不可侵犯。

就如鲁迅所说:“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

而作为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康有为,也犯了这个错误 。

康有为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官僚地主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儒家文化。

康有为从小接受的是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正统教育,又受祖辈、父辈的影响,所以幼年时期 “便有志于圣贤之学”,开口闭口不离 “圣人”二字,于是乡邻们便给他取了 个绰号 “圣人为”。

他酷爱读书,其中包括大量儒家经典,他这样写道:“公 (指祖父)日夜摩导以儒先高义、文学条理,始览《纲鉴》而知古今,次观《大清会典》《东华录》而知掌故,遂读《明史》《三国志》。

他从十四岁开始参加科举考 试 ,之后于1876年 、1882年、1886年多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主张变法的理论书籍之一, 他把自己的理论借孔子之口说出来,这本身就表明了他对孔子的信仰,表明了他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抱有的期望。

另外,康有为将选举说成是孔子所创,将西方进化思想引入儒家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把 中国古代民本君末思想和汉代议郎制度等,比附西方的民权民主制度。

这种 “西学中源”的行为,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守旧性,维新派也不例外。

这种 “守旧”,不仅使《孔子改制考》没有发挥它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还向世人暴露了它的软弱性。

(三 )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弱点三:排他性

在近代,民族危机感是改革的先声,新知识分子集团是新政治势力的先导,而新知识分子集 团的形成则靠西学来启蒙,来推动。

由此可知,彻底学习西学的重要性。

但是 ,维新派在学习西方时只学习它的经济、文化制度层面,而没有涉及到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学习得不够彻底。

究其原因,科举制的影响不可忽视。

科举制的考试范围被限定在儒家经典中,同时,各朝代的中央政府会编纂对儒家经典的相关注疏文集,并指定为固定的注疏,考试答案被限定在这些官方注疏范围内,考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否则就是违背经典,必定名落孙山。

科举考试这种固定的、死板的过于规范的程式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同时也使中国思想界死气沉沉,很难出现新的观点、新的学派。

这样一来,中国知识分子对外来文化的抵触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 ,儒家思想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支撑的话,那么,科举制就是那个支点,它把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紧紧地联系在 了一起 。

科举制壮大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维持着封建统治;科举制又同时阻碍着变革,使产生于科举制度下、受科举制教育的维新派具有了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固有的脱离实际、因循守旧和排他的缺陷。

倘若失去了科举制这个支点,儒家思想便会失去作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思想基石的地位 ,失 去了儒家思想支撑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也就会难以为继 。

1905年9月2日, 清廷宣布废除存在于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度,此时距戊戌变法失败几近七年。

六年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在武昌成功起义,封建统治自此消失在中国的历史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