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获得了一次升迁的机会,经历过了几次筛选之后,最终还是被淘汰了,朋友有点莫名其妙–论资历、论实力,他都是最佳人选,更何况其中与他关系不错的一位上司还承诺全力举荐他。

不想莫名其妙地被”淘汰”,朋友私下找到了那位关系不错的上司请教被淘汰的原因,那位上司有点无奈地答复:有一半的人认为你没有”担当”精神,我也爱莫能助!

可朋友始终认为,他不是”担当”,而是为了求稳,按他的逻辑:平安是福!

何谓”担当”?

《朱子语类》卷八七说:”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 明代唐顺之《与俞总兵虚江书》:”若夫为国家出气力,担当大任,有虚江辈在,山人可以安枕矣。” 清代李渔《比目鱼o伪隐》:”不用谘谋,方见才能,好担当,好担当,怪不得人人敬。”

简单地说,”担当”就是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具体来讲,担当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操,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要求,一种能力,一种素质。

一个不能担当责任的人,自然也无法担当重任。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人的价值在于能担当。担当得越多,价值越大。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人生在担当中成长,在担当中前行,在担当中辉煌。

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曾写了一篇新闻稿,他写道:”我是依据我得到的最佳情报作出发动进攻的决定的。空军和海军部队表现出了英勇无畏和忠于职守的精神。如果这次登陆行动因为失败而受到任何指责的话,那都由我一人担当。”

正因为有了这种”担当”,才有了今天我们眼中的艾森豪威尔!

另外一个人的”担当”,则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1983年美苏冷战期间,彼得罗夫中校是一名专门通过人造卫星系统监控美国洲际核导弹袭击信号的前苏联军官。

1983年9月26日午夜时分,当彼得罗夫和众多手下在前苏联”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指挥部顶楼的玻璃墙监控室里像往常一样监视着电脑屏幕时,他们突然震惊地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数枚正朝前苏联方向飞来的洲际导弹!

导弹预警系统显示,5枚导弹正从美国本土发射,向前苏联方向飞来。彼得罗夫此前被告知,一旦他的部门侦测到美国核导弹袭向前苏联的信号,他应该立即按下”开始”紧急按钮,启动核报复性程序。而一旦他按下”开始”按钮,将会引发一系列无法靠人力干预和撤回的连锁反应,美苏核战势所难免。

更让彼得罗夫紧张的是,几个月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已开始热烈地谈论军备竞赛,并将苏联列为”邪恶帝国”,令俄国领导人愤怒。里根削减国内的开支,却将资金灌注于军备。按照他提出的军费预算。到1985年五角大楼每个小时用于防务的开支将会高达3000万美元以上。

另外,美国已开始将一批中远程核武器调进欧洲。苏联领导人担心这是为入侵提供掩护–苏联自己的核战争紧急行动计划就包括这种部署。

还有一件事,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局势,那就是3个星期以前,苏联军方曾击落了一架韩国客机,使机上269名乘客丧生,其中包括61名美国人。

彼得罗夫知道苏联的方针是,一旦美国发动核攻击,苏联就应当立即以自己的核武器进行反击。但这肯定会触发美国的大规模报复。几分钟之内,东西两半球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死亡。

这时,彼得罗夫真害怕是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但是他也知道,只要他一报告,就会引起无法扭转的事件链。他的任务是将重要信息按照指挥系统上报,那信息会立即上报给苏共总书记尤里·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无疑会发动反击。

根据自己的经验,彼得罗夫没有上报,他想继续观察,虽然各个系统似乎都运转正常,但彼得罗夫总感觉是出了问题。

于是,他向上级报告说出现了虚假警报。

倘若他判断错了,那么15分钟左右俄国的主要城市就会一一毁于蘑菇云烟尘之下,而克里姆林宫未事先警觉的责任就全在他彼得罗夫身上了。

彼得罗夫焦急万分地听着时钟秒针滴滴答答的声音。

4个小时过去了,毫无导弹来袭的迹象。

从莫斯科来了一个调查小组,彼得罗夫和他的几个同事被扣留了3天接受讯问。最后,调查小组终于发现那虚假警报的起因在于阳光,在一个未曾预见到的角度被云层反射了过来–一个统计上的畸变造成了美国发动核战争的假象。

在冷战时代,和平是脆弱的,设备上的这么一个小失误就差一点引发了一场核浩劫。

彼得罗夫选择了”担当”,但7个月后,由于这起事故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彼得罗夫就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不久后就从军队退役。21年后的今天,彼得罗夫默默无闻地生活在莫斯科外的一个小镇上,靠一点微薄的养老金艰难度日。

如果当时面对电脑屏幕的不是彼得罗夫,而是你我,我们会怎么处理?!

对于今天的职业人而言,我们已经不会有彼得罗夫那样更大的”担当”了,因此,对于职业人而言,我们更应该接受林肯的劝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牛恒刚:2012年2月13日于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