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在2月4日9时发布了中甲、中乙和中冠俱乐部工资奖金确认表公示的通知后,官网“通知公告”一栏再也没有更新。新赛季职业联赛方案以及中超、中甲、中乙参赛球队名额的不确定,引发了系列的动荡。尤其是中甲在广东华南虎和四川隆发退出和辽足的“去留”不定后,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暗流涌动。据了解,中国足协经过再三思考后,决定扩军计划不变,2020赛季中甲扩军至18支球队的规模也不变。但中国足协暂时没有对外公布,最大的问题源于对辽足参赛资格的认定。

中甲维持扩军计划,谁来递补考验中国足协

扩军计划维持不变,2020赛季中甲将扩军至18支

2017年,前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中国各级职业联赛将扩军。他表示,未来中超将决定扩军至18支球队,中甲将扩军到20支。2018年12月20日,中国足协在上海召开联赛总结会。会上公布了多项针对中超、中甲和中乙的调整政策,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就是2020年中甲将扩军至18支球队。

足协做出如此决定,是基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当时蓬勃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强大的金元支撑下,无论是中超球队亚冠联赛的战绩还是联赛的上座率,中超的各项数据在亚洲都首屈一指。连续几年的亚足联数据统计中超都排名第一,俨然是亚洲第一联赛。加上中甲和中乙也水涨船高,中国足协认为联赛的扩容和规范势在必行。

中甲维持扩军计划,谁来递补考验中国足协

然而,中国足协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预估似乎过于乐观,尤其是低级别的中甲和中乙。2019赛季,中甲问题开始涌现。上海申鑫、四川隆发、辽足等多家俱乐部欠薪,上海申鑫和四川隆发甚至出现资金断裂、难以存活的现象,以至于地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不强行介入、勉强维持。

2020年初,在中国足协一再延迟中甲、中乙和中冠俱乐部2019赛季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确认表的提交时间后,仍旧有近10家俱乐部没有递交,而提交了确认表的辽足也被多名球员实名举报签名造假。于是,在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关于中甲是否会停止扩军的猜疑就一直没断过。如果不扩军,一届足协领导班子一个决定,显得不专业;如果坚持扩军,目前众多俱乐部退出,如果辽足也被取消资格就需要中乙3支球队递补。2019赛季参加中乙的球队被缩水1/3,是否还能保持之前的规模和水平也是个问题。

中甲维持扩军计划,谁来递补考验中国足协

足协思虑再三,做出的决定是扩军计划不变,2020赛季中甲扩军至18支球队的规模也不变。做了决定,中国足协却暂时没有对外公布,最大的问题源于对辽足参赛资格的认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着67年历史的辽足并不愿意主动放弃2020赛季中甲的参赛资格,一切都要看足协的认定。因此,2020赛季中甲递补的参赛队伍还需要再审核。

中甲维持扩军计划,谁来递补考验中国足协

递补是道考题,不仅中甲还有中乙

有队伍解散,自然就有队伍递补。今年1月,有志于中甲的中乙俱乐部就已经按照惯例向中国足协提交了递补中甲的申请。中甲有退出的球队,就按上赛季中乙的排名依次递补。目前,四川隆发和广东华南虎已经确定退出,在河北精英无疑递补的情况下,苏州东吴也已经确认递补。剩下的悬念,就只有辽足是否会被取消资格。如果辽足也被取消资格的话,中乙上赛季排名4至7位的队伍就都有可能递补。其中,淄博蹴鞠存在欠薪的情况不可能递补,江西联盛和四川优必选都有可能。因此,目前这些俱乐部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足协对辽足的认定。

中甲维持扩军计划,谁来递补考验中国足协

不管哪些球队将递补2020赛季中甲,只要有队愿意被“破格替补”,对于足协来说中甲扩军的问题也算是暂时解决了。但让足协更加为难的,是2020赛季中乙的问题。递补的球队再加上退出的球队,就目前而言,2020赛季中乙的参赛球队比2019赛季起码少了10支,占中乙参赛球队总数的1/3。

这空缺的1/3由谁来补上?据悉,中国足协已经做好了让中冠球队填补空缺的准备。但这种大规模“赶鸭子上架”的举动,是否会对水平刚刚有所提升的中乙造成影响?目前来看,答案还不明确。而如果中冠球队不愿意“被填补空缺”,中国足协又将如何应对,目前同样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