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花壇外,公園還在北門懸掛了橫幅、國旗、燈籠,在丹陛橋兩側擺放大型盆栽葉子花,在主要遊覽線路沿線佈置燈籠、彩旗,並通過地栽花卉和擺放仿青銅花鉢,營造出造型精緻、色彩亮麗的花帶、花境,整體環境佈置呈現出熱烈祥和的節日氛圍。天壇公園祈年殿西下坡的“攜手逐夢幸福路”主花壇,由一對並肩而立的風箏和一條蜿蜒向上的金色大道組成漢字“夢”的造型,揭示出花壇放飛夢想、追逐幸福的主題。

(原標題:五處國慶主題花壇亮相天壇)

天壇公園祈年殿西下坡的“攜手逐夢幸福路”主花壇,由一對並肩而立的風箏和一條蜿蜒向上的金色大道組成漢字“夢”的造型,揭示出花壇放飛夢想、追逐幸福的主題。天壇公園供圖

天壇公園祈年殿西下坡的“攜手逐夢幸福路”主花壇,由一對並肩而立的風箏和一條蜿蜒向上的金色大道組成漢字“夢”的造型,揭示出花壇放飛夢想、追逐幸福的主題。天壇公園供圖

位於皇乾殿北側的“走進中軸”主花壇,主體造型爲兩扇打開的大門。天壇公園供圖

位於皇乾殿北側的“走進中軸”主花壇,主體造型爲兩扇打開的大門。天壇公園供圖  天壇公園的國慶遊園環境佈置工作日前全面完成。記者從天壇公園瞭解到,爲喜迎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全園採用“五點、兩軸、一路、一線、一展”的形式佈置擺放了五處主題花壇,總用花量達到77萬株/盆。

此外,公園還在北門懸掛了橫幅、國旗、燈籠,在丹陛橋兩側擺放了數十株大型盆栽葉子花,在主要遊覽線路沿線佈置燈籠、彩旗,營造各式花帶、花境,呈現出熱烈祥和的節日氛圍。

看點

五組立體花壇主題風格各異

天壇公園內,五處立體花壇分別位於皇乾殿北側,祈年殿西下坡,公園北門內、外及公園南門,十分亮眼,已成爲遊客爭相“打卡”拍照的園區新地標。

天壇公園綠化中心設計室負責人李霞是今年公園國慶遊園環境佈置的設計師之一。她告訴記者,五處花壇經過團隊統一設計,主題寓意、造型風格各不相同。

其中,位於皇乾殿北側的“走進中軸”主花壇,造型爲兩扇打開的大門,體現悠久古都歷史和迎接新時代的嶄新面貌。門上金光閃閃的門釘5行9列,寓意“九五之尊”,體現天壇敬天文化。中間LED屏幕上播放着“北京中軸線主題展覽”的宣傳片,前方以紅黃花卉鋪成的“花毯”打造延伸入屏幕的效果,寓意迎接四方賓朋走進中軸。

祈年殿西下坡的“攜手逐夢幸福路”主花壇由一對並肩而立的風箏和一條蜿蜒向上的金色大道組成漢字“夢”的造型,揭示出花壇放飛夢想、追逐幸福的主題。由早小菊組擺的風箏體現北京鮮明的地方色彩,金色大道兩旁造型飄逸的祥雲、綠水青山圖案,寓意全國人民沿着綠色、低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萬衆一心,攜手追逐幸福的中國夢。

公園北門內的“祥龍賀壽慶華誕”花壇選用舞龍造型,採取了風格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左側“男寶寶”把持龍頭,右側“女寶寶”手持祥雲球,整體寓意祥龍賀壽慶華誕,團結合力、奮發向上的精神代代相傳。

北門外的“時和歲豐萬事興”一組兩座花壇則採用東西兩側對稱佈置,東側的“豐”字花壇選用燈籠和麥穗元素展現豐收景象,西側的“和”字花壇融入二維碼和自拍元素,來傳達中國發展順應時代要求,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景象。整體寓意五穀豐登,四時和順,展現我國新時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共同發展。

公園南門“愛我中華創輝煌”花壇形似一條騰飛的中國龍盤旋在雲間,表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花絮

策劃佈置歷時9個月

記者瞭解到,天壇公園今年的國慶立體花壇整體方案自1月起就開始策劃設計,經過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修改,自8月下旬開始佈置,歷時一個月最終完成,預計觀賞期可以持續到10月下旬。

除花壇外,公園還在北門懸掛了橫幅、國旗、燈籠,在丹陛橋兩側擺放大型盆栽葉子花,在主要遊覽線路沿線佈置燈籠、彩旗,並通過地栽花卉和擺放仿青銅花鉢,營造出造型精緻、色彩亮麗的花帶、花境,整體環境佈置呈現出熱烈祥和的節日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全園展示擺放的70餘株葉子花全部爲天壇公園自主培育,株型高大,樹冠展開,色彩也十分豔麗。“葉子花俗稱‘三角梅’,北方很少見長到這麼大的株型,一米多高,展開直徑可以達到約兩米。”李霞說,這些葉子花擺出來之後,特別受到遊客歡迎,每天都看到大量遊人在和花合影。她感慨,雖然前期辛苦,但如今看着最後的成果,“很有成就感”。

此外記者瞭解到,國慶期間,公園還將以“大國軸線的時代變遷”爲主線進行主題展覽展示,通過“中軸密碼”和“中軸規劃”兩個展區,展現北京中軸線的偉大創意和都市繁華之美,其中包括中軸線上12處遺產點和北京擁有的七處“世界文化遺產”等內容。

揭祕

花壇首次採用夜景照明

除了主題寓意之外,五處花壇在造型設計上也各具看點。李霞介紹,“走進中軸”爲園內歷年來體量規模最大的國慶立體花壇,佔地468平方米。單是兩扇寓意開放包容的古都大門每個就6米高,9.5米寬,1.2米厚,呈圓弧狀,各由9萬株四季海棠嵌組而成。

“由於立面組擺採用技術要求高,施工時,大門的主體結構需要分成兩截,到現場再焊接吊裝。到了插花時,爲了保護古建,我們採用全封閉施工,搭上腳手架,工人們爬上去,一個孔一個孔插花。30個工人不到兩天時間完成。”李霞告訴記者,爲了營造出聚焦感,由早菊、四季海棠組擺的“花毯”,以及兩側以花卉搭建的三級“臺階”,要比周圍的草地高出一米左右,而這片地原本是平面草地,就需要整體抬高土方,最終整個花壇花了五六天才完工。

“攜手逐夢幸福路”則採用了平立面相結合的浮雕式設計,兩隻風箏爲立體造型,由黃色早小菊覆蓋。爲了確保植物在展示過程中供水充分,製作時待骨架成型後,在骨架纏上微滴灌管,之後又固定包含腐殖土和早小菊植株的遮陰網。

但施工的難點還不止於此。李霞介紹,這個花壇平面展示區的花材被分裝在60×40公分的花屜中,共507個,每個重達百斤。因爲花壇在祈年殿西下坡,爲保護古建,只能選擇中午遊人少的時候,從育苗地搬運到這裏再人工搬運擺放。“4米高的坡,現場師傅兩個人一組上下臺階,來回搬了一個下午。”

同時,爲了更好地營造立體效果,首次嘗試把實體盆景直接嵌入平面展示區中。“我們選用了兩盆小葉白蠟盆景,按照尺寸定做了花盆,讓它們剛好能擺放在花屜之間。”李霞說。

此外,北門外的“時和歲豐萬事興”更是公園近年來首次採用夜景照明的立體花壇(照明時間爲9月30日-10月7日,19:00-22:00),通過射燈、LED串燈,在夜晚形成美輪美奐的觀賞效果。

劉雨欣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劉雨欣_NBJS78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