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這是吉姆妮第14篇原創

本文手把手教你,如何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01

自從開始寫職場專欄,我收到過無數人諮詢同一個問題:

妮妮啊,我知道好工作需要“感興趣”,可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怎麼辦?

放下這個問題,我講個故事先。

我表弟今年大三,最近哭着喊着要當遊戲主播。

他甚至還列了職業規劃:

三個月入門,半年上道兒,一年後簽約,明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同學們都在找工作,我已經年薪百萬了!

我問:那你現在每天在練嗎?練多久?

他說:在練啊,密集訓練,每天2個小時呢!

我想,好吧,兩個小時雖然少了點,也好過光說不練。

過了一個月,他很沮喪地發信息給我:

不玩了!放棄了!一個遊戲一天打二十幾遍,打吐了!網上的大神說,這還不夠!人家不是一個遊戲打二十幾遍,而是一套戰術打二十幾遍,還要重複幾百次!

表弟惱了:“這不是活受罪嗎!”

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同樣是打遊戲,我們再看看中國的WCG冠軍sky李曉峯是怎麼做的。

WCG全稱WorldCyberGames(世界電子競技大賽),被譽爲電競界的奧運會。家境貧寒的Sky從1998年開始接觸電競遊戲,十幾年來頂着巨大的壓力,小心經營着自己的夢想:

家裏人不支持:他打遊戲,他老爸打他。九十年代的中國,遊戲少年基本等同於社會二流子;

沒錢:讀大專時從生活費裏節省網費,每天只喫1塊錢的水煎包,喝一大碗免費湯把自己填飽;

沒希望:去參加比賽,老是輸,輸到絕望,想跳樓;

沒天賦:電競界多的是天才少年,天賦不高的sky決定跟別人拼勤奮。別人每天打5個小時,他打10個小時。“練到眼睛模糊,大腦無意識,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麼東西”;

沒人支持,沒錢,沒希望,沒天賦。

Sky的成功,來的極不容易。

關於sky的特稿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當我們談論作爲失敗者的李曉峯,就會看到他曾經有多麼微不足道,以及他的成功有多麼驚人。

想到這些,我微笑着拿起拖鞋,走向正在沙發上打王者的弟弟。

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來對比一下我弟和sky:

表弟:把打遊戲當成享受。想玩就玩,累了就睡,贏了高興,輸了罵人;

Sky:把打遊戲當成事業,當成精神支柱,花很長時間練習一個戰術,隊友想辦法偷懶,他想辦法勤奮;

表弟:雖然特別羨慕年入千萬的遊戲主播,但是讓他練到夜裏十點都做不到;

Sky:青少年時期,十年如一日每天通宵打遊戲訓練。爲了省錢上網,每天只喫一頓飯;

表弟:嘴上說喜歡,身體卻很誠實的不想付出辛苦,只願意享受玩耍的樂趣;

Sky:言行合一,對事業有一種渾然的專注。哪怕已經拿下了世界冠軍,每天也只是重複枯燥的訓練,和以往並無不同。

大多數人的概念:興趣=享受。

但成功者的故事告訴我們,真相其實是:興趣=付出。

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對比還有很多。

幾乎人人都對讀書感興趣,也喜歡,也知道做知識付費能賺錢,但沒幾個人能開辦領讀營。我加入過一個晨讀社羣,講師和助教每天清晨六點準時在羣裏做讀書分享,他們都是早上五點起來準備的,而我連堅持打卡都很費勁;

幾乎人人都對旅行感興趣,也喜歡,也知道陳赫的前妻許婧是一位旅行作家,每天微博上發發雞湯,發發照片,一大票廣告商在後面排隊等着合作。但是很多人別說堅持了,每次出去玩都用心寫一篇圖文並茂的遊記都做不到;

幾乎女孩子都對化妝感興趣,也喜歡,也知道那些美妝博主超級賺錢,但是很少有人肯真正的鑽研。我認識一個大美妞,純文科生,開始接觸這一行之後,知道想要做好這件事,不可能只是寫 “哇這面膜真真水潤”“呀這口紅超級斬男” 這麼低級弱智的文字,你得說清楚這東西好在哪兒,什麼成分,什麼質地,什麼膚質適用,什麼膚色適用,纔有說服力。

所以她做了件特變態的事兒——買了市面上所有關於化妝品成分分析的書籍、教材,每天研究那些蝌蚪一樣彎彎繞繞的化學分子式,勤勤懇懇堅持了兩三年。她現在不僅是小有成就的美妝博主,也成了小有名氣的化妝品成分分析專家,我相信她以後會大有成就,並且大有名氣的。

每當我寫東西寫不下去,看書眼皮子打架的時候,一想到她,我就能再寫50個字,再翻10頁書。

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02

所以你知道了,很多人找到一個興趣,從外面摸摸看看,淺嘗輒止後說:嗯,不好玩,沒興趣,下一個;

或者

“我做這個就是玩玩,要是投入時間精力鑽研,那我得考慮考慮。”

最近我構思新小說,認識了一個同行,男的,玄幻和冒險題材寫的特別好。我就覺得很神奇,就問他,你哪兒來這麼豐富的想象力啊?腦洞開的這麼大!

他說,我經常從各種遊戲裏找靈感。有些對我寫小說有幫助的遊戲,我已經通關七八遍了,看着就想吐,但爲了找一個素材,我還是得不斷的去通關,去打,然後找靈感。

很多人尋找興趣,別說核心了,就連皮毛都沒摸全,就開始喊:我對這個不感興趣!

跟那些勤奮的變態相比,你說你哪兒來的底氣啊。

絕大多數工作,剛入行的時候都要從事瑣碎、無聊的事務,比如我剛做軟件測試時,每天幫QA整理bug list和testcase整理到深夜,對着表格裏的幾千行數據懷疑人生……

很多剛入行的新人誤以爲,這就是工作的全部。

然後跟自己有可能感興趣的工作擦肩而過。

然後跳出來,再嘗試新的工作,再次擦肩而過。

再然後,一輩子就這麼蹉跎過去了。

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03

我們都認同:興趣+擅長+賺錢=完美職業這個公式。

但很多人的真實工作是:不感興趣,並不擅長,也不賺錢。

爲什麼人要這樣活着呢,不覺得很累,很不甘心嗎?

想改變現狀,至少,從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吧。

那麼,找到興趣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樣的呢? 試試以下4個方法:

從經驗中反思

回想過去1-3年內你做過的工作,給這些工作分類,哪些讓你感覺得心應手,哪些讓你感覺特別喫力?

哪些工作讓你得到過好評?哪些工作讓你被批評,甚至受到損失?

到今天爲止,你在哪個領域積累了較多的經驗?相比同行,你的優勢在哪裏?

做職業測評

關鍵詞“職業測評”、“職業傾向”,在網上找相應的測評量表,去做一個對於職業的自我評估。不一定要按照測試結果去執行,但這個結果會給你一個靠譜的參考。

不斷嘗試

如果你什麼都不嘗試,你不可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們人類就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的啊。

這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工作,不可能每個都去嘗試。但很多工作都有共性,在嘗試的過程中,培養自己深層思考的能力,去觀察並總結工作的本質,避免做大量的無用功。

比如,你嘗試做程序員,做了幾個月,感覺不喜歡。這時候你要做的不是立刻放棄,而是問自己:

爲什麼不喜歡?加班?枯燥?太難?無聊?

假如你的結論是不喜歡開發工作的枯燥,那麼你就知道自己可能更喜歡有創造性的工作。你可以去創意工作領域找找機會,比如設計、廣告、新媒體等行業。

只要做了,至少做到及格

一個工作,沒做到及格程度,別說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

很多時候,大多數不喜歡,只是因爲工作繁瑣或困難,感受到智商被打擊所產生的牴觸心理而已。

不是不喜歡,而是一時做不好,心裏煩躁了。

所以,下次再遇到感興趣的事情,堅持一下下,再堅持一下下,做到六十分,再給自己一個答案,好嗎。

如果你能用你感興趣的事情賺錢,這不是生命裏特別特別美好的事情嗎。

有興趣+還擅長+能賺錢,約等於:完美職業。

熱愛工作+有成就感+收入不錯,這幾乎就是,完美人生啊。

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有趣有料有幫助,我是吉姆妮,頭條認證作者,專注職場創業 & 自我提升,喜歡就關注我吧~

從事沒興趣的工作,很可能搞砸你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