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电影行业受到一定冲击:《唐人街探案3》《夺冠》《紧急救援》《急先锋》等春节档影片集体撤档;影院作为电影放映的终端,也按下了暂停键,全国电影院宣布暂停营业。疫情时期,电影行业如何度过目前的困难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行业(产业)会带来什么样的深刻改变?带着这些问题,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电影圈的导演、编剧、影院方面以及专家。

疫情之后,电影人拿什么让观众重返影院?

↑《唐人街探案3》剧照,片方供图

导演郭柯(代表作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二十二》)说,从制作方和创作方来说,刚好是一个让自己能静下来反思的机会,现在大家都出不了门,可以想一想未来要怎么拍片,要拍什么样的电影。编剧任鹏(代表作品《催眠大师》《记忆大师》)直言,应该把被迫驻足,变成"厚积"的过程,"相信电影创作者们都在努力,要么构思创作新故事新剧本,要么努力完成手里的后期制作。前几天我还看朋友圈里有个朋友在家自我隔离期间完成了两个电影故事的创作。"著名影视专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这个时候只有大家携手一起来共渡难关。

1、幕后影响|占小半壁江山的电影市场停滞了

红星新闻:您觉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行业有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尹鸿: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整个电影终端完全停滞了。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在全年中可以说占了小半壁江山的市场规模,所以对全年有非常大的影响。春节档前后,主要是国产片的上映空间,所以它对整个国产电影会有巨大的影响。

从消费终端和票房上来讲,去年2月创造了去年全年最高的单月票房纪录,今年票房基本上没有了,特别是整个春节档都错过了,而且是大春节档,通常我们讲春节档会带动整个2月的票房,所以这对中国电影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主要是影响到了国产电影。第二方面是对电影的生产制作的影响,因为大家都知道整个生产制作都停摆,剧组停工,这样对电影的供给会带来影响。当然对电影企业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生产过程被无限延长,创作成本和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因为剧组租了空间,租了房子,这些成本都一直在;一方面是产品没有收获,另一方面制作成本会大幅度增长,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所以今年很多电影企业可能都会处在非常难熬的状态。再加上因为没有业绩,资本市场上可能也会受影响。

疫情之后,电影人拿什么让观众重返影院?

↑尹鸿(中间),图据其微博

郭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知道现在剧组都停产了!直接的影响就是春节档的电影,然后现在暂时不能拍摄新电影。现在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现在行业复工的时间还没有确定。

任鹏: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全方面的,餐饮、零售、交通、文化娱乐等无一能免。电影行业作为文娱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游无法开工拍摄,下游电影院封闭,成片无法播放,几乎是从头尾端截断了电影行业的发展。剧本创作可能算是受影响较轻的,但也限制了编剧外出采风、采访。

2、重返影院|观众看电影需要一个正常的生活秩序

红星新闻:如今,电影院因为疫情纷纷关门,多部电影无法在电影院观看,您对观众重返电影院的期许是什么?

尹鸿:观众肯定会重返电影院,但是它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春节档的电影失去了春节档这个时期,不可能有那么好的票房,因为春节档太特殊,它的观影方式比较特殊,大家都是成群结队的一家子去看电影,这是任何一个档期都不能比拟的。所以从消费方式上来讲,它就不可能达到原来期望的票房规模。

郭柯:但是我相信电影的消费观念大家已经形成了。不过也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到时候票房还会经过一轮反弹,这不好说。

任鹏:电影院重新开门营业,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标志之一。我期待观众早日重返电影院,体验不能按暂停,不能看进度条的沉浸式观影,其实也是期待重返正常生活。

3、线上放映|不会成为主流电影的观看常态

红星新闻:今年有的春节档电影选择在线上放映,您对此怎么看?

尹鸿:我觉得是一个特殊状态下的一些特殊案例,目前它还不会成为主流电影的(观看)常态。它主要还是因为有新媒体平台,有流量需求,然后电影又进不了影院,所以它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情况之下的特殊处理。对于主流的大电影来讲,影院依然是第一窗口,这一点毫不怀疑;如果正常情况要靠互联网,它是收不回自己的电影成本的。还是要靠大银幕,然后才能带动后面的放映,未来放映趋势可能会越来越多样化,但现在其实主流商业电影还是必须首先依赖大银幕。

疫情之后,电影人拿什么让观众重返影院?

↑导演郭柯,图据其微博

郭柯:保留个人意见,我也看了很多的电影院现在出来的反馈信息,其实要看站在什么角度来看。第一天看到《囧妈》的时候,个人觉得这个还真的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其实作为电影的制作方来讲,它还是失了很多东西的,包括大银幕呈现传递的一些信息,我们在电脑前看不一定能准确地接收到。

但是后来又看了院线发的一些文章,不太确定他们之间到底是不是有合约关系,或者是有怎么样明确的一个约束,如果是违反了约束当然不好,如果没有违反约束我觉得这是出品方自己选择的,其实大家都有选择的自由嘛。

任鹏:我觉得电影不仅仅是创作者的作品,也是市场的产品。非常时期选择不同的平台展示产品,其实是一种市场行为。这种方式势必"冒犯"到原有的平台。可电商的崛起同样"冒犯"了商超零售业。但电商"消灭"了商超零售业吗?没有。也做不到。对客户来说,只是多了一种选择。选择电商,就要牺牲时间等待。选择线上观看,就要牺牲一部分观影体验。人们总是在得失之间做出自我的选择。

红星新闻:有的影院开始卖爆米花等周边产品,您怎么看?

尹鸿:其实影院消费收入当中的百分之二三十都来自其他的产品销售。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但是现在问题是没有人去看电影了,爆米花卖给谁?所以首先得有电影看,这些周边的产品才能够卖的出去。

任鹏:我觉得是。其他地方的爆米花是一颗一颗地吃,电影院的爆米花是一把一把地吃。何况很多电影周边产品在电影院售卖其实方便了观众。

4、非常时期|对制作创作方是静下来反思的机会

红星新闻:疫情时期,您觉得电影行业如何度过目前的困难期?

尹鸿:现在就只有等,大家都在熬,当然现在大家在储备,在等待做项目,把项目做扎实。都是共克时艰的一个过程,也不光是电影,各个行业都一样,所以损失各个行业都会有的,电影也不例外,只是电影行业应该上下游齐心协力,不要互相攻击,大家共度难关。影院有影院的难处,制片方有制片方的难处,这个时候只有大家携手一起来共度难关。

郭柯:现在大家都出不了门,可以想一想未来要怎么拍片,要拍什么样的片。加上今年大家都知道韩国电影突然一炮而红,现在又是空档期,刚好是一个能静下来反思的机会,我觉得从某些方面讲不是坏事。

疫情之后,电影人拿什么让观众重返影院?

↑编剧任鹏,本人供图

任鹏:我觉得从2010年到现在的十年间,我国电影行业确实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体验了一飞冲天,也感受了极速下降。在疫情这个非常时期,我们被迫原地踏步。既然脚步慢下来就应该着重思考未来的步伐应该怎么踏,一步走多远。思考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制作更能满足观众的电影需求,更能在电影文化事业发展路上留下脚印,厚积薄发。应该把被迫驻足,变成"厚积"的过程。

5、撤档影片|如果复映肯定都值得进电影院看

红星新闻:今年春节以来,多部电影撤档,您觉得会不会在五一期间集中上映,来一次井喷?如果观众重返电影院,您会推荐哪些撤档又复映的电影?理由是什么?

尹鸿:肯定会分散排片,因为没有一个档期能像春节档能够容纳那么多的电影,这是消费方式决定了的。

疫情之后,电影人拿什么让观众重返影院?

↑《夺冠》剧照,片方供图

任鹏:我觉得不一定是五一,而是何时疫情得到控制,何时井喷。一部电影的诞生,从创意到大纲再到剧本、选角、拍摄、后期、审查、成片,中间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有重重磨难。能够进入电影院放映的都是一路过关斩将的幸存者。因为如今被撤档的是春节档影片,要么有系列电影光环,要么有大导演加持,如果复映肯定是都值得进电影院看的。

郭柯:我觉得每一部电影都值得去看。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都是质量有保障的。我觉得春节档的电影有兴趣的话都值得去看一下,也是支持一下中国电影。

6、电影减产|再生产能力下降,可能影响到明年

红星新闻:着疫情发展,国内多个电影剧组实行停工防疫。停工的背后会不会造成整个2020年电影产量减产,影响下一个国庆档、元旦档、春节档的上映电影数量与质量?如何缓解这个观众看片需求与电影产量可能不足的现实矛盾?

尹鸿:多少肯定会有一些影响,其实最怕的是由于大家资金链的断裂回收不了,带来再生产能力下降,所以它也可能影响到明年。如何缓解这个观众看片需求与电影产量可能不足的现实矛盾,这就是要时间来弥合。而且数量不是核心问题,实际上中国电影不怕减数量,主要是怕减少主流商业电影的质量。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数量的电影,但因为资本的投入会影响到电影制作的投入,担心的是怕影响主流商业电影的品质,进而可能会对市场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大家也都在努力,尽量把这种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我认为也许在质量上不会有特别大的下降。

疫情之后,电影人拿什么让观众重返影院?

↑《紧急救援》海报,图据电影官方微博

郭柯:如果复工的时间没出来的话,现在还不好说,也不一定就断档。其实我们还有好多电影没上映,包括可能有一些小众的文艺片,也许会有一个机会。但是如果疫情再持续几个月不开工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大档期的电影,包括国庆、明年春节档。其实小体量的片子应该影响不了什么。

任鹏:如果短期内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电影产量肯定减产,但电影作品仍有存量,应该不至于让观众觉得看无可看。何况有些影视作品,比如动画片、特效片,制作周期漫长,仍然有望在国庆、元旦、春节档和观众见面。毕竟疫情对现在正在拍摄的影响大,对后期制作影响相对小些。相信电影创作者们都在努力,要么构思创作新故事新剧本,要么努力完成手里的后期制作。前几天我还看朋友圈里有个朋友在家自我隔离期间完成了两个电影故事的创作。如果真的产量青黄不接,也可以考虑将经典电影作品重映。有很多老电影我们都是通过电视屏幕看的,应该再进电影院重新感受一下。

7、期待电影|关注小人物,侧重人性,侧重生活

红星新闻:这次疫情,无疑对电影工作者深有触动。比如我们应该生产什么题材的电影?比如观看电影的渠道和方式?比如如何在电影院安全愉悦地看电影?您对将来国产电影的期望又是什么?

尹鸿:我觉得电影本身它应该是多样性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电影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大家一窝蜂都去写抗疫的题材,也未必是好事。其实还是写这个题材当中的人的故事,深度去挖掘人的命运,人的故事才是未来。

郭柯:我觉得有一部分制作方肯定会思考,加一些更加自然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我觉得将来肯定会有这方面涉及,进行一些反思吧。

任鹏:这次疫情让我们见证了太多生离死别,也看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哪怕科技发展至今,对抗病毒的仍旧是我们的免疫力。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小人物。也许我们应该制作一些关于小人物的电影。侧重人性,侧重生活。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打动人,在常常以小人物切入故事。观看电影的渠道我个人还是推崇电影院,但有人也许不在意屏幕大小、音响效果,那线上平台也不失为第二选择。等疫情过去,影院应该注意座椅环境的清洁消毒,新风系统保障空气质量,在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安全的。我希望疫情过后,能后很多优质的电影故事诞生。

红星新闻:有很多网友也说中国不缺好的故事。您觉得这次疫情对我们整个电影行业或者从拍摄题材来说,能发生什么深刻的改变吗?

郭柯:我觉得首先只要大家保证初心是正确的就没有什么问题,我觉得别的国家能拍出好的电影,我们也不气馁。前提是你要去触碰,要敢于去尝试,然后把握好正确的价值观就没问题。

任鹏:这次有春节档电影选择线上放映,似乎就是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将电影对于多平台的选择猛推了一把。本来2018年、2019年就被大家称为影视寒冬,疫情再来一记重击,对一些小的公司无疑是雪上加霜。或许会让电影公司、电影创作者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还活着,我们该怎样活下去。人们并不是依靠灾疫成长,但幸存者却应该在存活后反思。

新闻链接

疫情下,成都不少影院做起了"零食微商"

从大年三十算起,影院已经歇业二十多天,高昂的商场物业租金和人员成本,让很多影院招架不住,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影院开始纷纷做起了"食品微商",爆米花、饮料、零食小吃等纷纷上线。

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太平洋影管获悉:太平洋影管旗下下属的70家直营影城推出电影零食大礼包,98元包邮,大礼包中有10种不同口味的零食,还有纪念品赠送。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几乎全国影城都在积极促销,线上不打烊,我们的大礼包包邮,无接触送到家,观众反馈挺好的,太平洋(春熙店)接近400份大礼包昨天(18日)已经售罄,我们现在都是线上接单。"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影院没办法营业,促销商品是最主要的,商品有临近期,影院为春节档期储备了大量库存,销售库存是有必要的。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疫情是影院行业最大的敌人,而疫情过后,我们如果不做好准备,不积极改变,我们同样面临敌人。寒冬总会过去,谁先迈出第一步,谁就离春暖花开更近一点。"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实习生 李瀚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