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今年計劃淘汰近9GW煤電落後產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江帆

今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的目標任務下發了。

9月29日晚間,國家能源局官網發佈《關於下達2019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下稱《通知》),確定了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廣東、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18個省(市、區)的淘汰計劃容量,共計866.4萬千瓦(8.664GW)。

《通知》稱,這是爲了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煤電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細化至各省,在今年的淘汰計劃容量中,廣東省佔比約26.17%,河南省佔比約18.56%,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合計佔比約16.51%,山西省佔比約9.35%。

相較去年,今年的煤電落後產能淘汰計劃容量有所縮減。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於加快做好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工作暨下達2018年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第一批)的通知》,確定了17個省(市、區)的淘汰計劃容量,共1190.64萬千瓦(11.906GW)。

9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從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將現行標杆上網電價機制,改爲“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機制。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經濟手段是出清落後、過剩產能的最佳手段。此次政策調整,將加快煤電落後產能的出清速度。

據落基山研究所預計,到2035年,中國現有大部分燃煤電廠或不具備經濟性;到2040年或2045年,許多現有燃煤電廠將退役,或準備退役。

彭博新能源財經此前發佈的報告亦指出,從經濟性角度考慮,2025年後,中國將不必新建煤電項目。

本次《通知》明確了今年全國淘汰煤電落後產能(含燃煤自備機組)的標準。

其中包括單機5萬千瓦及以下的純煤電機組;大電網覆蓋範圍內,單機10萬千瓦級及以下的純凝煤電機組;單機20萬千瓦級及以下設計壽命期滿的純凝煤電機組中,不具備供熱改造條件的機組。

此外,還包括設計壽命期滿,且不具備延壽條件的現役30萬千瓦級純凝煤電機組;不實施改造或改造後供電煤耗、污染物排放、水耗仍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或環保要求的煤電機組;有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等要求應予關停或國務院有關部門明確要求關停的機組。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的重點區城範圍內,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機組供熱半徑15公里範圍內的落後燃煤小熱電機組,也在淘汰計劃中。

該行動計劃於2018年7月由國務院公開發布,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爲重點。

《通知》指出,列入本年度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的煤電機組,除明確作爲煤電應急備用電源的機組外,須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拆除工作,至少拆除鍋爐、汽輪機、發電機、輸煤機橋、冷卻塔、煙中的任兩項。未按照淘汰關停標準拆除的機組,不得享受相關支持政策。

此外,淘汰機組中凡屬未建成機組、2015年1月1日後無運行記錄的機組,不計入煤電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

國家能源局稱,將結合2019年淘汰落後產能計劃完成情況,有針對性開展督促檢査,瞭解淘汰計劃落實情況。對工作不力、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地方和企業,將依法依規約談和問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