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的护士董婷婷,在这篇日记中,写的都是她的战友——“于大姐”。于大姐是盘锦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师,初到蔡甸医院,就热心照顾队里的战友,所以后来分组,大家一致推选她当组长。

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一支队伍的战斗力,来自于每一个勤勉认真、拼搏向前的人。

在辽宁省派出驰援湖北的医疗队之后,这支队伍中的精兵强将,个个能担当,也个个都成了别人眼中的英雄和榜样。见贤思齐,彼此激励与带动。这场抗疫之战的勇士们,终将载誉凯旋。

来自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的护士董婷婷,在这篇日记中,写的都是她的战友——“于大姐”。

董婷婷(左二)和队友合影。

昨天晚上,我和队友去上大夜班。

组长于东月突发中耳炎,耳朵疼的特别厉害,却死活不同意留下休息,任凭大家怎么劝,还是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夜班的公交车。

在去医院的路上,我们还试图劝她。

于大姐直摇头,掰着手指头、执拗地说:“组里总共就8个人,小黄急性肠胃炎必须休整,如果我再请假,你们6个肯定忙不过来。再说,这也不是啥大毛病,估计就是前两天加班累着了。”

我们心里明白,于大姐是放心不下重症室的患者,也打心眼里心疼我们。

于大姐是盘锦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师,初到蔡甸医院,就热心照顾队里的战友,所以后来分组,大家一致推选她当组长。

虽说共事只有24天,但大姐的责任心有目共睹。

在我们还没进驻医院病房时,她就和辽宁医疗队的领队提前到医院查看设备设施、梳理医院流程。

进驻医院后,为了早点到医院检查院内感染防护措施,每次零点开始的大夜班,她都是第一个起床提前做准备。

上班时,她也总提醒我们,如何防止感染,如何更好地护理病人。

组长不是什么官,也不多拿一分钱,于大姐还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之前,有两位重症护理组的队友感冒,人手不够,也是于大姐主动要求去帮他们顶岗加班。

于东月成为于大姐,并非是她的年龄最大,她只有30多岁。

她的尽职尽责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令队员们自发地称呼她一声:于大姐。

于东月的工作照。本文,根据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护士董婷婷的战疫日记整理,她和战友已经驰援武汉25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