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用債發行規模大增債券發行迎政策窗口期

⊙常佩琦 ○編輯 陳羽

隨着資金流動性改善,近日信用債發行規模上升,淨融資額缺口回補“轉正”。分析人士認爲,債券發行利率將隨着資金利率走低而下降。同時,多部門出臺相關措施,支持發行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新還舊,債券發行將迎來難得的政策窗口期。

今年開年以來,央行持續發出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信號。1月1日,央行宣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春節後,央行量價齊驅,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累計向市場投放了3萬億元流動性。此外,還分別下調了7天和14天逆回購利率、1年期MLF利率10BP。

資金流動性寬裕,使得信用債市場發行規模上升,信用債淨融資規模由負轉正。據世紀證券統計,2月10日至2月16日,信用債一級市場共發行信用債122只,總髮行規模1310.9億元,總償還規模爲737.8億元,企業通過信用債淨融資573.1億元,環比增加1171.28億元。

其中,公司債、中票發行與淨融資規模雙升。2月10日至2月16日,公司債發行86.2億元,淨融資60億元;中期票據發行141億元,淨融資59億元。

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分析稱,當流動性邊際放鬆,債券發行量會有所增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相對於貸款利率,貨幣市場利率向債券發行利率的傳導較爲通暢,隨着流動性寬鬆帶動貨幣市場利率走低,債券融資成本也會下降;二是市場情緒得到提振,二級市場利好將傳導至一級市場。同時,流動性充裕也會帶動債券需求走高。

馮琳表示,從信用債一級市場來看,債券發行利率將隨着資金利率走低而下降。

同時,多部門出臺相關措施,保障企業債券發行順暢,支持疫情防控期內到期債券發新還舊。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對疫情防控期間到期的公司債券,發行人生產經營正常的,通過設立綠色通道等措施,支持發新還舊。交易商協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債務融資工具市場服務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支持受疫情影響較重地區和行業企業註冊發行。發改委發佈《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做好企業債券工作的通知》,對於自身資產質量優良、募投項目運營良好,但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允許申請發行新的企業債券專項用於償還到期債務。

近期債市上還有大量疫情防控債發行上市。多位投行人士表示,疫情防控企業通過“綠色通道”發行債券,審批速度較普通債券快很多,且機構投資者認購也較爲踊躍。據瞭解,疫情防控債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均有發行。

馮琳預計,隨着政策覆蓋面擴大,影響力提升,將有更多發行人嘗試發行疫情防控債,發行主體類型將更趨多元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