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米娜”向臺灣靠近,路徑再度略西調,東南沿海請提前戒備

▲9月30日凌晨4時30分,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18號颱風“米娜”。

昨天(9月29日)傍晚前後,“米娜”在巴士海峽東側加強到颱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33米/秒(12級風)。就在“米娜”加強成爲12級颱風前後,之前橫亙在它北側的強盛的副熱帶高壓已經在“米娜”和北方高空低槽的影響下悄然斷裂成了東西兩塊。

颱風“米娜”向臺灣靠近,路徑再度略西調,東南沿海請提前戒備

▲副高已斷裂成東西兩塊,“米娜”向北移動分量將逐漸加大。

沒有了副高下沉氣流的壓制後,“米娜”中心北側的對流已然開始肆意爆發。從衛星雲圖動畫上看,“米娜”整個結構顯得更加密實,它的東西向尺度大概在800公里左右,而南北向尺度稍大一些,接近1000公里,它的七級風圈半徑在250公里左右。

颱風“米娜”向臺灣靠近,路徑再度略西調,東南沿海請提前戒備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米娜”動態雲圖。

今天(9月30日)早晨05時“米娜”中心位於距離我國臺灣省臺北市南偏東方向約435公里的臺灣東部近海海面上,也就是北緯21.2°,東經123.7°,中心附近最大風速仍然保持有3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達到975百帕。

颱風“米娜”向臺灣靠近,路徑再度略西調,東南沿海請提前戒備

▲9月30日06時,中央氣象臺發佈的“米娜”未來5天移動路徑預測圖。

雖然副熱帶高壓緩慢東撤趨勢已確立,但整個過程並不會一蹴而就,它在東撤過程中仍將於“米娜”和冷空氣相互抗衡。在此期間,颱風“米娜”的移動路徑也再度來到了關鍵轉折點。昨夜進入我國24小時颱風警戒線後,副高減弱分裂後使得引導氣流也相應減弱,“米娜”開始進入減速階段,它正在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靠近我國臺灣東部沿海地區。從雷達合成回波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米娜”北側和西北側的螺旋雲帶受南下冷空氣滲透和臺灣地形影響下對流十分活躍。

颱風“米娜”向臺灣靠近,路徑再度略西調,東南沿海請提前戒備

▲雷達已經能監測到“米娜”。

官方颱風預報機構自昨天把“米娜”後期路徑大幅度向西調整之後,今天早上再度向西調整了它的路徑。按照最新的預報結果,“米娜”將於今天白天逐漸向我國臺灣省東部沿海地區靠近,今天上半夜擦過或登陸臺灣省東北角,然後繼續向北偏西方向移動於明天(10月1日)凌晨進入東海南部海域。明天(10月1日),“米娜”將貼着浙江近海逐漸轉向北上,不排除在浙江中北部直接登陸的可能(按目前氣象資料分析,登陸概率已經超過50%)。

颱風“米娜”向臺灣靠近,路徑再度略西調,東南沿海請提前戒備

“米娜”無疑將給臺灣、浙江、上海、福建北部和江蘇南部長假期間的交通、航運等帶來不小的影響,由於它在接近臺灣和進入東海時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仍能達到12-13級,從今天開始,臺、浙、滬、閩北和蘇南沿海地區將自南向北迎來大風天氣。

同時,上述地區也需要嚴防“米娜”颱風倒槽與南下冷空氣結合可能帶來的強降雨。一個典型的借鑑例子是,2013年的“菲特”颱風,雖然當時它在閩北登陸,但是它的倒槽與冷空氣結合卻給長三角地區帶來巨量降雨。

颱風“米娜”向臺灣靠近,路徑再度略西調,東南沿海請提前戒備

▲NCEP集合預報預測的未來5天台風生成概率。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位於關島西部又有一個熱帶雲團在活動,超級計算機計算結果顯示它在未來5天內會持續向偏西方向移動,它有增長空間和時間並有向南海移動的趨勢。

我們會持續關注颱風動向,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最新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