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關足跡是愛國關天下的經典欄目,收集國關人在世界各地留下的足跡,以及他們對不同城市氣質的印象。

本文作者爲國際關係學院2016級本科生於佳鑫,於2018-2019學年秋季學期前往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交換。

在去交換之前,我對這段旅程滿懷期待。是的,最開始我對這半學期的定義是旅程,一場不同於北大生活的新鮮闖蕩。但真正踏入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大門後,我漸漸發現,與其說這是旅程,不如說是生活——短暫地遷到西八區,開啓的其實是根本上與在東八區無異的生活。實話講,雖然還沒有過去很久,有些記憶卻已經模糊了。我努力聯結記憶的網,終於有一些還算記憶深刻的事情浮現在腦海。

0

1

“大鄉村”

最開始是被這個學校的名字吸引了。它全稱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文是Stony Brook University,簡稱SBU。校園坐落在長島中北部的大鄉村裏,前不着村後不着店,雖然距離繁華都市NYC只有1小時車程,但無奈由於沒有車和駕照,我長期以來過着閉塞的生活。SBU校史並不長,校內的建築很新,總體來說算的上現代和體面。但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那裏的自然景色,在我獨自適應美國生活的過程中,它總能給我帶來最大的驚喜。

因爲坐落在大鄉村,而長島又是一個植被覆蓋率極高的地方,這裏總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出沒。松鼠是那裏的常客,貓狗成羣,學校裏還養着一羣喜歡隨意遊走的大鵝(雖然大鵝的排泄物經常令人無從下腳),不僅如此,在通往火車站的路上還能看到小鹿一家三口。校園的花花草草也是種類繁多,每日拍花拍樹成爲我的愛好。特別是在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的時候,走過一座座整齊的紅磚小房,路旁花草閃着光,讓人的心情也不自覺的好起來。

△入秋後的校園

△10月末仍未凋謝的白色花朵

△ 學校附近五彩斑斕的港口

0

2

飯菜

每到一個地方,我首先會去體驗當地的美食。毫不誇張的說,這裏的確沒什麼好喫的。食物留給我的印象只是每天喫不完的漢堡薯條披薩pasta,中餐從樣子到味道沒有一個能看出來是中國人做的,以及學校旁邊的中餐館14刀一盤的揚州炒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我開始學着做飯。每天晚上查查菜譜,第二天乘巴士去買食材,然後在空無一人的宿舍花上一兩個小時做飯,再花10分鐘喫飯。喫自己做的飯總能特別滿足,每天做一道新的菜也成了我每天的樂趣之一。在做飯中我漸漸能體會到什麼是生活。

0

3

生活瑣事

總的來說,SBU的課程沒有什麼挑戰性。只是適應英語環境需要費多一些心思精力。我每日三點一線,就和在北大一樣,教室、宿舍、食堂來回穿梭。偶爾去去圖書館,參加involvement fair和其他meeting等社交活動,最多還是在宿舍做自己的事情和躺屍。我也會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嘗試和各國的人交朋友,去健身房跑跑步,但是總體來說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生活而已,每天按部就班,沒有大的驚喜和驚嚇,不斷從各種小事中嘗試找到生活的美好。這一點與我的設想完全不一樣,以前總是覺得換一個地方生活就會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體驗,就會把過去的一切煩惱都拋到腦後,然後重新做人、重新生活。然後漸漸發現其實沒什麼不同,你還是你,還是像從前一樣掙扎苦痛,一樣慢慢向上遊。交換這件事的確新奇,但還是要不斷勸說自己擺正心態,最主要的還是在新環境中努力提升自己,學會像從前一樣生活,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我在逐漸適應中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心態大好,生活質量跟着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給我一種意識決定物質的錯覺。即使單調,我也不能說我不享受這裏的生活,我只是選擇一種更沉靜的方式生活,漸漸地用我自己的方式找到生活的閃光之處,並學會過活下去,甚至享受起來。

△滑動 | 初雪的時候像個傻子一樣跑出去拍的雪景

還有交換這半年來沒有一天停止對自己的思考(可能因爲太閒了吧)。每到夜深,因爲白天睡得太久而失眠的我就會用無神的雙眼看着天花板,任憑腦袋裏的思緒到處流轉,從學習生活感情爲人處世人生全部淺顯的想了幾遍(具體內容就不寫出來惹大家嘲笑了)。我覺得交換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去沉澱自己,終於得以有機會放慢腳步,爲什麼不好好的想一想過去現在未來呢?這也是交換帶給我最大的價值之一。

0

4

旅行記憶

說了半天我的平淡生活,還是要說說旅行,顯得我這個人不那麼單調。在美國的這半年,也算完成了我的旅行初衷。剛開學第一週我就忍耐不住坐火車前往了NYC——傳說中的國際大都市。紐約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座瀰漫着金錢味道的城市。到了那裏,我發現,不僅有金錢的味道,還有曼哈頓城中難以忽略的馬車臭味。

第一次去,我發現道路上人們行色匆匆,只有把單反的快門速度調到很快才能捕捉到人們的表情。但是所有的人都是那麼自信和泰然自若,一點沒有被密集高樓無所不在的陰影所影響。後來因爲距離很近,和在交換認識的S君以及從加拿大飛來找我玩耍的王某萍又仔細遊玩了幾遍,去的次數多了,我漸漸發現原來紐約是一個太包容的城市,可以讓你享受任何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有着急趕路的人,也有在中央公園的草坪上午睡的人和在與自由女神像隔海相望的港口上寫生的年輕人。你可以在曼哈頓叱吒風雲,也可以在布魯克林的矮房中蝸居。總之你總能找到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沒人會評價你,因爲他們不僅足夠包容,也沒有功夫去管別人。所以我對紐約是留戀的,我是喜歡這樣的城市的。

△滑動 | 大都市一瞥

△和S君在感恩節玩的時候拍到的巨大聖誕樹

△ 唐人街一瞥

除了紐約之外,我和S君小小的探索了一下新澤西,即使與紐約城相鄰,卻沒有受其喧囂氛圍影響,安靜的想讓人永遠住下去。我還和兩個韓國小姐姐一起去了首都Washington D.C. 在排隊參觀國會大廈的時候,看到了在聯邦法院門前的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深受感動。學期結束後,繼續和王某萍一起跨美旅行,在邁阿密感受了強烈的日照和海風,但是每日的天高雲淡讓人心情舒暢。然後又飛到了另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城市,洛杉磯。洛杉磯每日陽光燦爛,永遠朝氣蓬勃。因爲這四個城市對我只是掠影一般,便只有一個大概的印象,記憶也沒有紐約城深刻。

△ 從新澤西看紐約

△聯邦最高法院的抗議遊行

△被王某萍拉去看邁阿密熱火的球賽

△洛杉磯airbnb門口的柚子樹(其實不知道是什麼樹),冬日鮮亮的黃

△和王某萍在洛杉磯環球影城玩到日落

△環球影城中跨年煙火表演,成爲我一年結束另一年開始的最深刻的記憶

我在美國的旅行的節奏是不緊不慢的,經常中午十一、十二點自然醒,然後晃晃悠悠收拾好了開始決定一天的行程,不像是在旅遊,而像是和老友們愜意的生活在這裏。每一天就像是週末,不緊不慢的出門,感受一下這個城市的人和物的風貌,總是耐心滿滿,也沒有人催促你前進。我沒有什麼哲理可講,在美國的旅行真的讓我開心,這就足夠了。

0

5

尾聲

誠實的說,讓我寫這一篇交換的感悟的時候我是抗拒的,因爲我不知道該如何分享我的交換生活。總體來說,它沒有我最先預想的那樣有趣,我有時享受,有時覺得折磨,但是絕對可以稱得上有意義。我在這裏認識了最好的人,在這裏不斷探索我真正想要的生活。交換的這半年並沒有讓我浮躁,卻讓我更加堅信要腳踏實地,更加堅信生活瑣事亦能熠熠生輝。

此外,交換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愛情。

△返京飛機上看到的好風景,是最好的尾聲

年輕的靈魂渴望流浪

模糊的夢境憧憬遠方

你曾在何時何處誰的相機裏留下背影,

又在哪個瞬間體會到漂泊還是歸屬?

“國關足跡",我們在這裏,傾聽你的故事

投稿方式:發送稿件及作者信息至[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