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話間,半個小時裏,林姑娘竟然說了不下六次:“如果我這樣做我媽一定會說我的,我不行的。半年後的某天,在路上遇見,如果不是林姑娘追上來自我介紹,我無法相信眼前這位美麗自信的姑娘竟然和半年前那個張口閉口“我媽媽說”的自卑姑娘是同一個人。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富曉紅專欄】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 ——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原創作者|富曉紅

一位朋友的朋友,向我求救,說一位28歲的姑娘,自卑的不得了,總覺得自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問我該怎麼辦?於是找了個大家都有空的時間,大家一起喝下午茶。

地方是我挑的,就是我家後面唯一常去的咖啡館,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午後的陽光透過明亮的玻璃窗照射進來,灑在我們的身上,那位叫林的姑娘眯縫着眼睛,一副有氣無力、弱不禁風的樣子,在陽光的照射下竟也別有一番滋味。

說話間,半個小時裏,林姑娘竟然說了不下六次:“如果我這樣做我媽一定會說我的,我不行的。”

我上身前傾,溫柔地注視着她的雙眼,一字一句的問她:“你媽是法官嗎?”林姑娘一驚,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喃喃着想解釋,我放低聲音說:“你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

良久,林姑娘才艱難地回答:“不是。”

“我再問你,你媽媽是終極審判者嗎?”我眼睛含笑地注視着林姑娘繼續追問,不讓她喘氣。

“不是呀,可是她是我媽呀”林姑娘無法掙脫母親的“詛咒”。

“你只需要回答我是或不是”我的聲音溫柔,口氣堅定。

“不是。”林姑娘看着我的眼睛終於說了出來。

“很好,我再問你,你媽媽是權威人士嗎?”我步步跟緊。

“是不是呀,可是……”林姑娘感覺到“背叛”母親的痛苦和艱難。

“你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我的身體更加前傾,溫柔含笑地看着她。

“不是。”林姑娘終於有底氣地回答。

“既然你母親不是法官,也不是終極審判官,更不是權威人士。爲何你的人生由你母親來評價?你心裏想什麼你母親都知道嗎?你做的事你母親都瞭解嗎?你所有的喜怒哀樂她都知曉?你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誰最清楚?”

“我呀,當然是我自己呀!”林姑娘的眼睛亮起來。

“對,你回答的太好了,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唯有你自己最清楚,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其他人都是盲人摸象,瞎說的。”

林姑娘的身體在陽光下顫抖了一下,她原本佝僂着的身軀直立起來,看着我說了一句讓我很感動的話:“謝謝你,富老師。你讓我重新思考我是個怎麼樣的人。相信我的人生開始有陽光照射進來,我將不再呆在黑暗中,你就像是那絲午後的陽光,給了我力量和溫暖。”

半年後的某天,在路上遇見,如果不是林姑娘追上來自我介紹,我無法相信眼前這位美麗自信的姑娘竟然和半年前那個張口閉口“我媽媽說”的自卑姑娘是同一個人。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命運從來掌握在我自己手裏

我小時候特別“厲害”,在村裏,敢跟任何人頂撞,在學校裏,敢跟校長頂嘴。我們村裏有個“讀書人”,知識淵博,會算命。我小小年紀表現出不信邪乎的大無畏,他對我無奈,因爲他最尊重我媽的爲人,而我和他的小女兒又是同年齡,並是私密好友。他對我恨的咬牙切齒,卻又有諸多顧忌,對我是敢怒不敢言。但他終於還是使出了狠招:說我考不上大學的。

最終的結果是我考上了大學,而他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臉。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我揚眉吐氣,我們家歡欣鼓舞,他垂頭喪氣地說了句讓我徹底爽歪歪的話:“你考上大學出乎我意料,想不到呀,看不出呀。”當時我回了他一句:“你的算命都是假的,命運掌握在我自己手裏。”

別人的評價、看法都只是一面之詞,我們不必太在意。我們只需堅信自己,並付之於行動就可以了。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有時候人定勝天

“這個孩子沒有搶救價值了,將來非傻即癱。我建議你們放棄。”

1988年7月,一起醫療事故造成鄒翃燕的胎兒宮內窒息。躺在產房裏早已筋疲力盡的她,接到的是五張病危通知單和醫生一句“理性”的建議。

“別要這個孩子了,將來會拖累我們一輩子。”丈夫近乎無情的理智,讓鄒翃燕失望至極。

爲了讓腹中胎兒來到人世吸一口新鮮空氣,25歲的鄒翃燕用盡了每個毛孔的力氣。

十月懷胎,數次暈倒在講臺,被學生擡回家;改變愛睡懶覺的習慣,天天早起讀詩;買最新鮮的食材,自己做自己喫,喫了吐吐了喫。

“不行!我要把娃生下來!他的小腳丫曾經那麼用力地踹我的肚皮,他的小心臟和我的心臟一起律動。我曾經承諾要把他帶到人間,同喜同悲。”母親的本能如潮水般洶湧。

“你不聽醫生建議,這麼固執,你自己養這個孩子!”丈夫的話字字如刀。

女本柔弱,爲母則剛。

在骨肉和丈夫之間,鄒翃燕最終選擇了前者,自此開始一段註定荊棘叢生的人生。

丁丁小腦運動神經受損,一歲手不會捏握,兩歲纔會站立,三歲纔會走路,六歲才能跳……

丁丁比同齡人慢幾拍的童年裏,傾注着鄒翃燕比其他母親多幾倍的努力

在母親精心陪伴下,丁丁2011年從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同年進入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就讀。

2016年3月,已經工作兩年的丁丁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

“我從來沒敢想過申請哈佛,是媽媽不停地鼓勵我讓我試試。我每次遲疑不前時,媽媽都會伸出有力的雙手,護我前行,”丁丁說。

這位堅強的母親用愛創造了奇蹟,使一個連醫生都放棄了的重度腦癱孩子跨進了哈佛大學。再一次奏響了命運的交響樂。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即便是權威人士的評價也只是片面之詞

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富裕的醫生家庭的查爾斯·達爾文,在青少年時代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而不像是肩負歷史使命的天才。他的父親有一次指責他說:“你除了打獵、玩狗、抓老鼠,別的什麼都不管,你將會是你自己和整個家庭的恥辱。”但是達爾文以他的人格和智慧折服世人:1859年達爾文把自己的手稿壓縮成一篇論文,和華萊士的論文同時發表在林奈學會的學報上。這兩篇論文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也是在賴爾和虎克的催促下,達爾文在同一年發表了《物種起源》(篇幅只是他準備多年的手稿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才掀起了軒然大波,並征服了科學界。

英國人約翰·格登因細胞研究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不過,英國《每日電訊報》8日爆料稱,格登在求學期間,曾被老師稱爲“笨得完全不應該學習自然科學”。

據報道,15歲時,在英國著名的貴族中學伊頓公學上學的格登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生物學的成績在同年級的250名學生中排名墊底,其他自然科學類學科的成績也都處於下游。

獲悉自己得諾獎的消息後,格登透露,當年伊頓公學的成績單如今還放在他任職的劍橋大學下屬格登研究所辦公桌上。格登說,這張成績單是他唯一裝在框內擺放起來的東西,因爲這讓他想起一名中學老師對他的嘲諷,宣稱他如果在大學選擇自然科學專業,將“完全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做法”。

約翰·格登用實際行動在此證明即便來自權威人士——老師的評價也不是最終的定局,自己永遠是那個最有資格定位自己的人,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心裏。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結語

沒有人有資格評價我們,因爲沒有人能完全瞭解我們,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遇到事情時的絲絲縷縷的思潮;我們隱藏在心的各種想法;午夜夢迴時我們的脆弱;面對苦難時我們的堅強;我們偷偷做的善事;我們偶爾湧起的惡念,我們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只有我們自己纔有資格評論。都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他人隨意的評價來自情緒來自發泄還是來自客觀調查得出的結論?不得而知。

愉悅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人,便是我們終其一生要做的頭等大事。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作者介紹:

富曉紅,少兒心理諮詢師、《校長傳媒》專欄撰稿人、國家級形體教練、瑜伽教練、高級形象禮儀指導老師,從事教學23年來積累了大量教學經驗,每一次的教學都是一次實踐,如何和學生溝通,如何說話,選擇什麼時機說話,都成了不斷研究的課題。終極目標就是幫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長和學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親愛的,只有你自己纔有資格評價你自己——寫給所有不自信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