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体检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来胃癌高发,做胃镜检查的人数也与日俱增,面对着一个又一个专业名词,很多人不免感到有些迷茫,尤其是听说这种病跟癌症挂了钩就更焦急了。

近日,就有很多患者向小编提问,得了萎缩性胃炎该怎么办?肠上皮化生是癌前病变吗?该怎么治疗?甚至有些患者病急乱投医,被各种“江湖秘方”折腾得不轻,甚至想进行手术切除。其实,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与胃癌也没有直接关系!大可不必恐慌。

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粘膜变薄,有时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的实质是胃粘膜岁年龄的改变,约95%以上的老年人都是萎缩性胃炎,少部分饮食习惯不良、胃部炎症较重的年轻人也会出现萎缩性胃炎。

什么是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现象,是萎缩性胃炎自我修复的过程和结果。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在胃粘膜中出现了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高龄人群中更为多见。

肠化与萎缩性胃炎有什么关系?

肠上皮化生其实是一种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是胃粘膜受损的一种标志,也是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结构变化。有人统计肠化合并萎缩性胃炎者占65.5%,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随着萎缩区的扩大,肠化的比数也增加。

肠上皮化生一定会导致胃癌吗?

不会!

有科学家研究提出胃癌最初来源于肠上皮化生:由于胃粘膜发生了肠上皮化生,具备了原来不具备的吸收功能,会不断吸收有害物质,但并不能像肠粘膜一样将有害物质清楚,久而久之导致癌变。

但由于大众的了解不多,错误的将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划上了等号,其实不然。虽然胃癌确实有可能由肠上皮化生演变而来,但其中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发展成恶性肿瘤之前,常常经历

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小肠型肠化→不完全大肠型肠化→异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这一段漫长的癌前变化,因此,只要早发现早干预,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胃癌。

如何治疗?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慢性疾病,一方面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去除致病因素,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忌烟酒和浓茶、咖啡等,规律饮食;另一方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服用胃粘膜保护剂,进行弱酸治疗,控制胆汁反流,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采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抗生素+克拉霉素)或四联疗法(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进行根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