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晨楓:075是不是造小了?)

【觀察者網特約作者/晨楓】

國慶70大慶前夜,075首艦下水,成爲中國軍迷中的大事。據報道,二號艦也將於不久之後現身於船臺。報道稱075的排水量爲20000噸級,可以搭載20架直升機,同時設有塢艙,可作爲兩棲車輛和氣墊登陸艇的母船。這將大幅度提高中國軍隊立體登陸、兩棲攻擊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彌補中國海軍水面艦隊直升機運作能力不足的缺點。但與軍迷期望的40000噸級相比,有傳言說,075“只有”相當於法國“西北風”的噸位。這不禁引起疑問:075是不是造小了?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與人們常用滿載排水量描述噸位不同,中國官方“習慣上”用標準排水量描述噸位,所以國產航母成了“5萬噸級”。出塢後的075正好緊鄰一艘071。已知071全長210米,喫水7米,寬28米,滿排25000噸。美國“黃蜂”級的滿排41150噸,全長250米,喫水8.1米,寬32米。075的線型與“黃蜂”級相似,但根據流傳出來的圖片測量,全長不比071增加25%,事實上兩者全長相當接近。從艦尾角度比較,假定艉門尺寸相同,075和071的寬度也十分接近。作爲參照,日本“出雲”級滿排27000噸,全長248米,喫水7.5米,寬38米,當然艦體外飄很大,水線線型也沒有“黃蜂”級和075那樣飽滿。另一個參照是“西北風”級,滿排21300噸,全長199米,喫水6.3米。

075的標排27000噸,滿排36000噸,比“西北風”大,小於“黃蜂”級

075的艉門尺寸與071應該是相似的,可以看出兩艦寬度十分接近

075的幹舷比071顯著更高,有人因此套用商船的慣例,得出075的噸位顯著高於071的結論,這也是誤導的。幹舷不決定噸位,水線才決定噸位。圖片上的071和075都露出水線,兩者差別並不大。另一個觀察點是艉門,艉門只是防浪,並不水密。塢式登陸艦在重載航行時,塢艙底是乾的,處於水線之上,只有在開門收放小艇的時候,才降低船體,讓海水灌進塢艙,所以稱爲塢式登陸艦。075的艉門與所有塢式登陸艦一樣,底部與塢艙底大體齊平,但已經很接近水線,這說明了075幹舷雖高,但在航行狀態也是這樣,並不“藏肉”。

071也有塢艙,與075的甚至可能尺度相仿,但差別在於071的機庫位於甲板以上,而075的機庫位於甲板以下。假定塢艙高度相似,這把甲板抬高到相當於071的機庫頂的位置。兩者確實相近。事實上,075的基本設計以071爲基礎完全是可能的。

排水量當然還要看喫水深,但水線形狀和長度與喫水有一定的比例關係,都是長期優化的結果,空載時就喫水過深導致阻力增加,這樣的設計沒有道理。

“西北風”級滿載排水量21000噸,就明顯比075小一圈了


071和075並排建造

綜上所述,075的“20000噸級”是可信的。這是標排,滿排大概率達到30000噸級,大於“西北風”級,但很可能達不到“黃蜂”級的40000噸。當然,準確數據只有等官方宣佈。

那麼,正如大家質疑的那樣:075爲什麼不造大一點呢?

船舶的造價和噸位直接相關,但更主要是由任務決定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任務是全球遠征。在低烈度戰爭中,一艘“黃蜂”級可以在遠離基地的地方直接把一個加強營的兵力送上敵岸,連同配屬的武直、運直、裝甲和非戰鬥車輛,這是可觀的兵力。在高烈度戰爭中,若干艘“黃蜂”級可以組成先頭部隊,搶佔灘岸,接應後續主力。這不僅包括孤立的島嶼,還包括敵佔大陸。因此40000噸級的“黃蜂”級是必要的。

中國海軍陸戰隊不需要全球遠征,在可預見的將來,重點在第一島鏈之內,第二島鏈都是很遙遠的目標。最現實的還是臺海和南海。在南海的島嶼作戰中,071和075都足夠大了,40000噸大艦並無必要。40000噸大艦對第一島鏈和南海國家的兩棲攻擊很有用,但這不是兩棲攻擊艦就足夠的,不僅取決於中國的戰略思維,更需要與所有軍兵種建設協調進行,尤其不宜超前於中國航母的建設。

在遙遠的地方執行人道救援或者撤僑是次要任務,能顧及很好,不能顧及則放棄,不能作爲設計依據。在和平時期,必要時可以就近徵用、租用民船;在戰時,大型兩棲戰艦本身任務繁重,很難有時間顧及撤僑。撤僑說到底是合作(至少是非敵對)環境下的準軍事行動,真正敵對環境下撤僑行動的可行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哪怕是40000噸大艦,登上去一個加強營也不可能擊潰一個國家的叛軍,從各地撤回無武裝的僑民,《戰狼》、《紅海行動》之類是電影,不能太當真。

中國此前退出的外貿兩棲攻擊艦也比075小,和“西北風”相似,被戲稱爲“東南風”

蘇聯時期設計的11780型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40000噸,可搭載12架直升機和3艘氣墊登陸艇,採用蒸汽輪機動力,艦上還有130毫米艦炮用於提供登陸火力支援

臺海作戰問題則是另外一個情況。臺灣島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北部離大陸約150公里,南部約300公里。用傳統的小型登陸艇直航,按照8-12節的航速,單程約需10-20小時,航渡時間太長,容易暴露作戰意圖,便於對方組織防禦。而且小型登陸艇的耐波性差,不適合在海上長途航渡。可直接衝灘的072的航速也只有18-21節。071的航速可達25節,但不宜過於接近灘岸,避免遭到岸上火力的殺傷,一般在一定距離上放下小艇(尤其是氣墊登陸艇)衝灘。075也一樣。典型的超地平線泛水衝擊距離約80公里。換句話說,如果用於臺島西岸登陸,在海峽中線就要釋放小艇了。與其這樣,不如努把力,直接岸到岸,都不需要兩棲攻擊艦了。用於臺島東岸登陸當然情況不同,但臺島東岸多山,只能小股登陸,不宜大兵團重裝登陸,大艦也用不上。

由於航速和耐波性問題,用傳統的小型登陸艇在臺海實行岸到岸登陸不實際。現在技術進步了,氣墊登陸艇或者帶升降平臺的新概念雙體登陸艇(如法國L-CAT,出口到泰國的075E也配備了國產的類似設計)都在中國的技術範圍內,航速在30-45節,北部單程只需2-3小時,南部4-6小時,一天內可以跑幾個來回,有利於快速運送重裝的大部隊上島。氣墊和雙體各有優劣,容另文再述,但航速較慢、需要轉運的大艦用起來反而累贅。075對臺海肯定有用,但不是隻爲臺海造的。

對中國來說,40000噸大艦最大的誘惑在於兼職航母,但這實際上是誤導的。且不說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沒有垂直-短距起落戰鬥機可用,40000噸級兼職航母缺乏搭載包括預警機、加油機等完整艦載空中力量的能力,難以獨立作戰。但依託正規航母、作爲額外戰鬥機的搭載平臺時,兩棲攻擊艦的最大速度太低,拖累航母打擊羣。“出雲”級只有27000噸,但採用4臺LM2500燃氣輪機,速度達到30節,這是真正當作航母來設計的,所以根本沒有費心僞稱爲兩棲攻擊艦。“美國”級45700噸,2臺LM2500加2臺柴油輔機,航速就只有“20節以上”,真的作爲輔助航母的話,對經常需要以30節航速運行的航母打擊羣的困擾不言而喻。

如今的俄羅斯在法國拒絕出售“西北風”之後,由克雷洛夫設計局重新設計了“雪崩”級兩棲攻擊艦,拍水量24000噸,可搭載18架直升機和2艘氣墊登陸艇

克雷洛夫設計局在“雪崩”級上採用了很多非常規設計,三體船設計,艦島內設置可容納6架直升機的大型機庫,艦艏有大門……總之是一個謎一般的設計(當然克雷洛夫局作爲一個流體動力研究機構,水線以上的具體設計可能並不那麼“靠譜”)

要增加航速當然是做得到的,代價是更高的動力要求,需要全盤重新考慮總體設計和運作要求。“空心”的兩棲攻擊艦要安裝大功率動力並不容易,最適合安裝尺寸和重量都較大的動力系統的空間被塢艙佔用了。相比之下,071還算快的,達到25節。但054A都難以跟上全速行進的“遼寧”號,何況071。075除非有與兩棲攻擊艦不相稱的特別強勁的動力,很難具有與航母相當的速度,配合使用困難多多。“西北風”級的最高速度只有18.8節,這也是成本較低的重要原因。

如果075大量借用071的基本設計,很有可能也借用動力系統,有助於降低設計和建造成本。如果075的噸位增加不多,航速損失不大,跟上航母不行,但作爲兩棲攻擊艦夠用了,作爲編隊主體、更適合擔任多用途平臺。大甲板當然是大批快速出動直升機的有利平臺,便於發動立體登陸作戰,但也可用於反潛。直升機反潛有特殊優勢:速度快,覆蓋面積大,可以在懸停中把吊放聲納探入水中,獲得最優工作環境。新一代的中國主戰艦艇都具有搭載直升機的能力,但直升機除了反潛,還有聯絡、救生甚至海上攻擊作用,單靠水面戰艦的直升機數量不夠用。

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標排也只有28000噸,滿排達到40000餘噸,比075要大一些


日本“出雲”級直升機母艦,標排19500噸,滿排27000噸,採用燃氣輪機動力,航速30節


韓國“獨島”號,標排14300噸,滿排18800噸,採用4臺柴油機動力,航速23節

075不僅能大量搭載直升機,還使得直升機反潛戰術多樣化。單機反潛時,必須不斷地懸停、轉移,從多點側向中三角定位,時間長,操作複雜,容易在轉移間隙中讓對手溜掉。雙機反潛要好很多,既可以雙機交替運作,延長在位時間,通過綿密的不間斷搜索捕捉對手;也可以雙機同時行動,實行三角定位,然後在交替轉移和保持跟蹤中繼續三角定位,迅速收斂到目標概略方位附近精細搜索。三機可以在輪換中保持至少雙機運作,延長在位時間,更可以三機運作,通過多邊同步三角定位,誤差互相補償,大大提高概略搜索的精度,甚至可以根據多普勒頻移測定運動方向,迅速“套住”目標。075大量搭載的直升機不僅可實行多個目標區的同時搜索,還有足夠數量提供不間斷搜索,使得艦隊反潛能力極大提高。

直升機掃雷是另一個應用。直升機與水體無接觸,誘炸水雷時比任何掃雷艇都更安全。速度快則保證了可在短時間內掃清大片雷區。既可以犁地一樣地掃雷,也可以有的放矢地獵雷。

海灣戰爭期間攜帶CH-53直升機執行掃雷任務的“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的黎波里”號

075還是重要的無人機平臺。無人機在海軍的應用方興未艾,各種早先“匪夷所思”的氣動構型都成爲可能,尤其是一些以前認爲不切實際的垂直-短距起落方式。比如尾座式,垂直降落時飛行員難以扭頭觀察接近地面的情況現在不成問題了;“傾轉機頭”在短滑跑時前機身像發怒的眼鏡蛇一樣揚起,只要很短的滑跑就可以起飛和着陸;多旋翼與固定翼結合更是結合了電動的佈局優勢和固定翼的升力效率優勢。這些用機翼產生巡航升力但通過特殊氣動手段實現垂直-短距起落的氣動構型大大拓展了艦載無人機的應用範圍,也拓展了075的應用範圍,但並不要求075更大。

各種無人機可能是未來兩棲攻擊艦的好助手

075造小了嗎?並不小。未來會需要更大的兩棲攻擊艦嗎?或許,但眼下不急。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高仰止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