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在復工復產方面,卻不能有慣性思維,更不能有路徑依賴,而是在保障宏觀指導的同時,要更尊重市場規律,按市場的規矩辦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重要作用,進而激發企業活力,讓第二戰線取得良好的戰果。(原標題:熱評|兩條戰線不同戰略 復工復產要多尊重市場和企業)。

(原標題:熱評|兩條戰線不同戰略 復工復產要多尊重市場和企業)

疫情防控的戰場正在發生向好的變化:不但湖北省以外確診人數連續16天下降,山西、上海、雲南、新疆、福建等地19日新增確診病例爲0。爲了讓“殲滅戰”的火力更充足,經濟領域也開闢了第二戰線,全國疫情形勢沒那麼嚴峻的地區復工復產開始逐步推進。


疫情防控是場全面戰,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聯防聯控的第一戰線和復工復產的第二戰線的打法要有差異。在聯防聯控領域,與時間賽跑、和病魔抗爭,要的是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點面結合、令行禁止。在實踐中,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排查,採取更加嚴格、更有針對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也確實起到了作用,有效防止了疫情蔓延。

防控中的高效往往意味着“雷霆手段”,比如統籌做好人員調配,把精兵強將集中起來、把重症病人集中起來,統一進行救治等。但是在復工復產方面,卻不能有慣性思維,更不能有路徑依賴,而是在保障宏觀指導的同時,要更尊重市場規律,按市場的規矩辦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重要作用,進而激發企業活力,讓第二戰線取得良好的戰果。


現在各地存在一些不尊重市場,不服務企業的行爲。比如簡單化地一刀切,對原材料、工作人員以及產品的流動守關設卡,導致生產要素出不去進不來,這阻礙了市場流動性,也干擾了企業的活力。好在一些市場作用發揮比較好、企業活力較高的省份,已經在復工復產中走到了前列。比如浙江推出“一圖一碼一指數”,對復工復產的目標進行動態調整。目前浙江對各設區市已正式開展精密智控指數評價。從機制上防止了對企業一關了之、一停了之等“硬核”做法。“散裝江蘇”則在“十三太保”的基礎上進一步精細化,以縣域爲單元明確疫情風險等級,抓好企業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

一些追求力度與速度的政策在聯防聯控的第一戰線中取得了效果,而在第二戰線地方則要更多的放權和傾聽,適時給市場“交棒”,幫助企業在市場中發揮作用。在第二戰線中,政府提出復工復產的規則,市場畫出復工復產的框架,企業則是復工復產的主體。

在過去一個多月中部分服務行業受到較大沖擊,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也面臨生產經營困難。對於企業,政府可以出臺扶植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障企業合理資金需求,在貸款利率、期限等方面給予特殊優惠政策。加大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力度,組織重點行業農民工及時返崗復工,用好用足援企穩崗政策,解決好相關企業用工難、用工貴問題,最大限度穩定企業用工。


政府的這些精準政策,目的在讓企業在特殊時期渡過難關。讓企業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關鍵,還是要讓他們自主地保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疫情對企業的競爭力、資金鍊、供應量是一場全面的大考。經過這場淬鍊後企業對市場、尤其是風險控制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在此基礎上又能獲得新的發展空間。比如擴大綠色食品、藥品、衛生用品、健身器材的生產銷售,滿足居民增長的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方面消費。

隨着疫情防控逐漸取得優勢,緊急狀態下的統一供給,要逐步將配置權歸還市場,重新讓市場發揮作用,激發企業活力。也要相信市場和企業會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比如截至17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110%,這一成績就是在政府的指導下,市場和企業攜手完成的。而隨着第二戰線的推進,市場和企業有能力在更多的行業複製類似的戰果。

在經濟運行中,市場具有高效的信息交流機制,也有高效的資源協調機制。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就是要在政策引導下,讓市場的這些機制儘快地發揮作用,最大地產生效果。而在疫情中積極組織“生產自救”的企業則能既享受政策扶植紅利,又順應市場要求,努力將前一段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要達到這樣的結果,就需要各地在復工復產中多一些按經濟規律辦事,多一些切實爲企業辦事,讓擁有長效機制的市場成爲中國經濟韌性強的肌理,讓健康發展的企業扮演中國經濟潛力大的細胞。

喬元雷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喬元雷_NS10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