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別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2013年前董明珠鏗鏘有力的這句話,成就了中國經濟界最有名的“賭約”。這個賭約的背後,是傳統經濟模式與互聯網模式的對比,也是董明珠與雷軍這兩位領軍企業家個人成就的對比。如今這5年賭約已經臨近要揭盅的最後時刻,充斥網上的輿論紛紛在小米“會贏還是輸”。然而不少業內人士卻漸漸品過味來----贏還是輸?你怎麼知道小米有輸的可能,這場10億賭約雷軍無論如何都是贏定了!

所謂輸贏,無非就是看玩家能否拿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在互聯網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什麼是企業最需要的東西?----話題性+關注度。現在回頭看,5年前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的活動中,董雷二人看起來默契十足、噱頭也十足的賭約,實際上是提前爲小米鎖定了關注度。業界評論認爲,這種提前鎖定的關注度,效果比任何廣告或者公關設計都要有效得多。

不動聲色的炒作,小米無論如何都贏了

多年來,雷軍倡導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已經成了小米的企業文化標誌之一。許多商學院、甚至普通大學市場營銷專業裏,都把小米的營銷寫入了教材中。所謂互聯網營銷,本質就是改變傳統企業“中心化”的做法,不再採用過去那種通過廣告宣傳“說服”客戶購買的方式,而是把用戶培養成“粉絲”,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市場營銷,而且還要讓他們的參與具有滿足感、願意向他人炫耀。

不少教材裏,把小米的這種營銷模式稱爲“粉絲經濟”。

這個營銷手法有個廣爲流傳的公式:話題性 + 參與感 = 分享

今天再回顧一下整件事的進展,我們會發現在雷軍的互聯網營銷、“粉絲經濟”模式成型的過程中,2013年與董明珠高調亮相的那次賭約有着標誌性的作用,是一次高明得令人歎爲觀止的營銷策劃。

當年賭約初立之時,格力是傳統制造型企業的霸主,而小米則是互聯網經濟大潮中湧起的一個後起之秀。賭約的前一年格力營收是1千億出頭,而小米卻只有區區127億元。從一般人的邏輯來看,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並不存在互相比較的意義。

然而雷軍藉着彼時火熱的“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對比”這麼一個議題,用輕鬆調侃式的“1元約賭”引發了董明珠激烈的反應----“要賭就賭10億”。頃刻間就把尚處少年階段的小米,與行業巨人格力放在了同等級的聚光燈下。

此後的幾年裏,每過一段時間業界都會“自覺”地提起這段往事,董雷賭約伴隨着小米業績的每一次起伏,爲小米賺足了眼球。極高的關注度,反過來也讓小米的粉絲們有了更高的參與感。因爲這件事已經不再是兩家企業之爭,而成了爲互聯網經濟模式打CALL的理念之爭。在 話題性 + 參與感 = 分享這個公式裏,雷軍當年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已經成就了任何公關、廣告策劃都無法達到的話題性,也激發了消費者前所未有的參與感。

小米智能家居,10億賭約直接的受益者

5年前說起“空調”二字你會想起誰?會想起美的、科龍、格力,但你絕不會想到小米。可是在那個10億賭約之後,人們一說到格力就會想起小米來。直到2015年小米試水推出一款名爲“i.青春智能空調”後,人們才突然想起來,雷軍與董明珠兩年前的賭約,早就爲小米空調埋下了伏筆?

後來市場才漸漸清晰認識到,空調只是小米整個智能家居生態的一部分。這幾年來,小米除了手機外,一直在力推包括小米電視、掃地機器人、小米音箱、小米空氣淨化器、米家電飯煲等在內的智能家居產品,用語音助手小愛同學作爲用戶接口,讓這些智能家電通過物聯網IoT聯網,讓用戶實現輕鬆控制,這就是小米智能家居體系。

在這個體系裏,空調是滿足家居生活需求的主要大件家電之一,小米要完善整個智能家居體系,就必須把空調這個品類做起來。同時,在大件家電產品中,空調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仍存在較大增長空間的品類。綜合而言,推出空調是小米智能家居佈局必不可少的一步。

董雷10億賭約的最後期限越來越近,人們對小米智能空調的關注度也在逐漸升高。市場甚至發掘出新的“祕密”:原來支撐小米空調研發的骨感力量,主力均來源於當年格力的技術班底。草蛇灰線之間,人們已經醒悟過來,雷軍當年訂下的賭約早已爲日後的互聯網營銷、智能家居體系做好了準備。

回溯小米這5年來的歷程,從年營收區區127億元的後來者,幾經起伏發展到今天,不但順利實現了上市,而且營收已經與當年仰視的格力相差無幾,甚至很有可能在2018年實現對格力的超越。與董明珠的10億賭約,實際上在小米極注重口碑和話題性的互聯網營銷中,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

如今在小米以智能空調爲着力點、力推智能家居體系的當口,與董明珠的10億賭約更顯示出其吸引關注度、打造話題性的顯著效果。董雷之約,到底誰能笑到最後?其實不論結果如何,小米已經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