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中籍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部長姜鍾少將於2019年9月29日上午在解放軍總醫院逝世,姜鍾將軍的離世,意味着我國開國將星僅存10人。記者從姜鍾將軍親友及巴中市相關部門獲悉,巴中籍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部長姜鍾少將於2019年9月29日上午在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101歲。

姜鍾逝世享年101歲,姜鍾是誰?巴中籍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部長姜鍾少將於2019年9月29日上午在解放軍總醫院逝世,姜鍾將軍的離世,意味着我國開國將星僅存10人。

姜鍾逝世享年101歲!開國少將姜鍾死亡原因揭祕 我國開國將星僅存10人

記者從姜鍾將軍親友及巴中市相關部門獲悉,巴中籍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部長姜鍾少將於2019年9月29日上午在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101歲。姜鍾將軍的告別儀式擬定於國慶節後舉行。

據悉,姜鍾曾在隱蔽戰線長期從事機要情報工作。

姜鍾原名姜心登,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政治部宣傳隊宣傳員,中共汶川縣委祕書,綏靖縣委祕書。參加了“宣(漢)達(縣)戰役”、反“六路圍攻”和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二局科員、股長、副科長、一處助理員、三科科長。長期在隱蔽戰線從事機要情報工作。解放戰爭時期,任軍委二局一處副處長,華北革命大學第四部主任。參加了遼瀋、淮海、平津、渡江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工程學校(即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二部主任、教育長,軍委技術部幹部學校副校長,西南二局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三部業務指導局局長、副部長、第一副部長、部長。1961年晉升爲少將軍銜。是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紅星功勳榮譽章。

紅軍時期姜鍾任宣傳員、縣委祕書,參加了宣達戰役、反六路圍攻。抗日時期,任科員、股長、副科長、處協理員、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副處長,華北革命大學4部主任。建國後,任主任、教育長、副校長、西南二局局長、總參三部四局局長、業務指導局局長、副部長、第一副部長、部長。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

13歲加入童子軍,小馬刀彰顯報國心

姜鍾將軍的家鄉是四川省平昌縣得勝公社(今平昌縣得勝鎮)姜家河。由於家境貧寒,他五六歲時就隨兄姊割草放牛,七八歲時隨父母下田幹活,9歲時才進私塾讀書。

1932年底,紅四方面軍到達姜鐘的家鄉,他在父親的帶領下,報名參加了童子團,不久又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擔任童子團團長。1933年4月底,14歲的姜鍾到通江參加團員代表大會後,報名參加了紅軍,在紅30軍政治部宣傳隊工作。反“六路圍攻”時,他患了重病,經民間老中醫用偏方纔治好,因無法回到部隊,先後在汶川、綏靖縣委擔任少共祕書。1936年,姜鍾到紅四方面軍黨校學習,1937年到中央黨校學習,後到陝北公學工作。

在參加兒童團時,姜鍾就有報國之心,當時擁有一把小馬刀,用來習武。參加紅軍時,姜鍾就把這把小馬刀藏在了屋檐下,沒想到一走就是20年左右。上個世紀50年代,姜鍾將軍回到老家後,竟然在屋檐下找到了當年藏着的小馬刀,讓他欣喜不已。

對於當年紅軍過雪山、草地的艱苦情景,生前的姜鍾老將軍記憶猶新,且時常向後代提及,“眼看着身邊的戰友一個一個時不時地倒下,扶都扶不起來……”每次姜鍾老將軍回憶起這些,都淚眼婆娑。

常看見毛澤東,賀龍曾宴請他

“七七”事變後,中央軍委決定建立和開闢對侵華日軍的技術偵察工作。1938年2月,姜鐘被調往軍委二局訓練班學習外語,並任黨支部書記。他自此投入隱蔽戰線,從事着鮮爲人知的機要情報工作。由於工作原因,姜鍾在延安時,經常會看見毛澤東。

建國後,中央軍委在華北革命大學辦了一個技術偵察情報工作的培訓班,姜鍾是培訓班的負責人。1950年,他調到張家口軍委工程學校任二部主任,二部負責培養技術偵察工程人員。1951年他擔任軍委工程學校教育長,主持全校日常工作。1952年成立軍委技術部幹部學校,他擔任副校長。

1954年,姜鍾擔任軍委技術部西南技術局局長,負責抗法援越戰爭的情報保障任務。1957年,組建總參三部四局,負責技術偵察工作,姜鍾擔任局長。有一次完成了特殊的任務,賀龍元帥設宴慰勞姜鍾和四局有功人員。

開國將星僅存10人

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上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目前“開國將帥”目前尚存10人: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過世,10名健在者均爲少將,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近百歲。

從2010年至今,每年開國將軍的隕落數量幾乎都在兩位數以上。姜鍾將軍的離去,意味着在世的“開國將帥”尚存10人。

他們分別是:原瀋陽軍區副政委鄒衍(1915)、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1915)、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1918)、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1914),以上爲1955年授銜;

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1917)、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1913),以上爲1961年授銜;

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王扶之(1923)、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陳紹昆(1921),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1918),原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塗通今(1914),以上爲1964年授銜。

相關文章